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末国会请愿风云

清末国会请愿风云

  • 字数: 26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侯宜杰 著
  • 出版日期: 2015-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6730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9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面对危急的革命形势,清末立宪派人十呼吁速开国会。实行内阁制。从1910年1月到19l0年年底,一共举行了四次请愿活动。清廷面对请愿运动压力,虽然将原定为九年的期限提前三年,并先设责任内阁。但是以奕?为首的“皇族内阁”,毫无立宪诚意。令立宪派大夫所望,遂同情革命,无形中加速了辛亥武昌起义的爆发进程。著者侯宜杰结合多方历史文献,在《清末国会请愿风云(历史记忆)》一书中对这一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进行了精细的梳理,必将大大加深我们对清末政治与社会的认识。
作者简介
侯宜杰,江苏沛县人。中国汁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清末立宪运动。196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1983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工作。主要代表作有:《20世纪初小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袁吐凯一生》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要求速定召集国会年限
一、立宪呼声高潮
二、上书请愿
(一)请愿活动的兴起
(二)主要的请愿团体
(三)请愿活动的开展
(四)清政府的态度
三、九年立宪
(一)立宪方案公布
(二)立宪派对九年立宪的态度
第二章 1910年的国会请愿热潮
一、第一次请愿
(一)资政院议员选举
(二)立宪人士的活动
(三)上海会议
(四)反对列强监督财政运动
(五)赴京请愿
二、第二次请愿
(一)第二次请愿的筹备
(二)朝臣对二次请愿的担忧
(三)议定再请
(四)各地请愿活动
(五)上书请愿
三、第三次大请愿
(一)顺直请愿书风波
(二)各地积极筹备
(三)请愿代表团成立
(四)议定请愿
(五)咨议局联合会
(六)各地支持请愿活动
(六)资政院成立
(七)岭南会馆大会
(十)议定请愿
(十一)通告请愿
(十二)直隶督府请愿
(十三)在京请愿
(十四)河南请愿
(十五)谒见毓朗
(十六)资政院决议速开国会
(十七)汉口请愿
(十八)山西请愿
(十九)陕西请愿
(二十)江汪宝事件
(二十一)奉天请愿
(二十三)谒见载泽
(二十四)各省督抚请开国会内阁
(二十五)9月26日资政院会议
(二十六)福州请愿
(二十七)四川请愿
(二十八)庆王阻议
(二十九)10月31日资政院会议
(三十)督抚二次联电
(三十一)咨议局电请
(三十一)上谕1913年召开国会
四、第四次请愿
(一)四议请愿
(二)191O年11月7日资政院会议
(三)“庆祝”立宪
(四)请愿再起
(五)国会请愿代表团解散
(六)奉天请愿
(七)天津请愿
(八)奉天入京请愿
(九)奉天请愿团解散
(十)弹压请愿
(十一)请愿失败
余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