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快取穴 巧按摩

快取穴 巧按摩

  • 字数: 7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刘乃刚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37540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身体全穴位——全书共收录人体14条经络的409个穴位,帮你轻松认识自己身体的全部经穴。
取穴准又快——每一个穴位都配有3幅真人图片和简便取穴的技巧,多角度定位每个穴位,帮您准确、快速地找到想要的穴位。按摩有方法——取穴是为了按摩治病。所以,我们为您提供了各个穴位的按摩方法和所对治的疾病,助您轻松减轻甚至消除身体病痛。
常见病症一按消——本书收录现代人常见60种疾病,并配有5个穴位按摩的图文指导,为您轻轻松松消疾病,让您少吃药、少打针。
作者简介
刘乃刚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 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博士
多年从事针灸腧穴研究、针刀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对人体穴位定位、配穴祛病等居家保健疗法有很深入的研究,主编针灸穴位类著作20余部,如《近期新靠前标准针灸穴位挂图》、《常见病穴位全真图解》等,很好畅销且受读者欢迎。
在医学专业上,参加重量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中国科协第八届博士生年会很好论文、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很好博士生论文评选很好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奖等各级各类奖项7项。拥有国家专利1项。
目录
常用取穴定位法/12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12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12
简便取穴法13
骨度折量定位法14
各种按摩手法/16
按摩轻重分补泻/17
按摩的禁忌/17
第一章60种常见病特效按摩/19
感冒20
头晕20
头痛21
咳嗽21
肺炎22
牙痛22
耳鸣23
胸闷23
失眠24
心悸24
肺气肿25
哮喘25
慢性咽炎26
慢性支气管炎26
过敏性鼻炎27
慢性鼻炎27
抑郁症28
神经衰弱28
面部神经麻痹29
三叉神经痛29
坐骨神经痛30
皮肤瘙痒症30
湿疹31
痤疮31
荨麻疹32
黄褐斑32
糖尿病33
低血压33
高血压34
高脂血症34
冠心病35
肥胖症35
慢性胆囊炎36
卒中后遗症36
白内障37
颈椎病37
肩周炎38
腰椎间盘突出症38
类风湿性关节炎39
急性腰扭伤39
腰肌劳损40
小腿抽筋40
足跟痛41
慢性胃炎41
胃下垂42
十二指肠溃疡42
打嗝43
恶心呕吐43
腹泻44
目录
肠鸣、腹胀44
便秘45
痔疮45
阳痿46
早泄46
前列腺疾病47
遗精47
乳腺增生48
月经不调48
痛经49
更年期综合征49
第二章手太阴肺经经穴/50
中府LU1①50
云门LU250
天府LU351
侠白LU451
尺泽LU552
孔最LU652
列缺LU752
经渠LU853
太渊LU953
鱼际LU1054
少商LU1154
第三章手阳明大肠经经穴/55
商阳LI155
二间LI256
三间LI356
合谷LI456
阳溪LI557
偏历LI657
温溜LI758
下廉LI858
上廉LI958
手三里LI1059
曲池LI1159
肘髎LI1260
手五里LI1360
臂臑LI1460
肩髃LI1561
巨骨LI1661
天鼎LI1762
扶突LI1862
口禾髎LI1963
迎香LI2063
第四章足阳明胃经经穴/64
承泣ST164
四白ST264
巨髎ST365
地仓ST465
大迎ST566
颊车ST666
下关ST766
头维ST867
人迎ST967
水突ST1068
气舍ST1168
缺盆ST1268
气户ST1369
库房ST1469
屋翳ST1570
膺窗ST1670
乳中ST1770
乳根ST1871
不容ST1971
承满ST2072
梁门ST2172
关门ST2272
太乙ST2373
滑肉门ST2473
天枢ST2574
外陵ST2674
大巨ST2774
水道ST2875
归来ST2975
气冲ST3076
髀关ST3176
伏兔ST3276
阴市ST3377
梁丘ST3477
犊鼻ST3578
足三里ST3678
上巨虚ST3778
条口ST3879
下巨虚ST3979
丰隆ST4080
解溪ST4180
冲阳ST4280
陷谷ST4381
内庭ST4481
厉兑ST4581
第五章足太阴脾经经穴/82
隐白SP182
大都SP282
太白SP383
公孙SP483
商丘SP584
三阴交SP684
漏谷SP784
地机SP885
阴陵泉SP985
血海SP1086
箕门SP1186
冲门SP1286
府舍SP1387
腹结SP1487
大横SP1588
腹哀SP1688
食窦SP1788
天溪SP1889
胸乡SP1989
周荣SP2090
大包SP2190
第六章手少阴心经经穴/91
极泉HT191
青灵HT292
少海HT392
灵道HT492
通里HT593
阴郄HT693
神门HT794
少府HT894
少冲HT994
第七章手太阳小肠经经穴/95
少泽SI195
前谷SI296
后溪SI396
腕骨SI496
阳谷SI597
养老SI697
支正SI798
小海SI898
肩贞SI998
臑俞SI1099
天宗SI1199
秉风SI12100
曲垣SI13100
肩外俞SI14100
肩中俞SI15101
天窗SI16101
天容SI17102
颧髎SI18102
听宫SI19102
第八章足太阳膀胱经经穴/103
睛明BL1103
攒竹BL2104
眉冲BL3104
曲差BL4104
五处BL5105
承光BL6105
通天BL7106
络却BL8106
玉枕BL9106
天柱BL10107
大杼BL11107
风门BL12108
肺俞BL13108
厥阴俞BL14108
心俞BL15109
督俞BL16109
膈俞BL17110
肝俞BL18110
胆俞BL19110
脾俞BL20111
胃俞BL21111
三焦俞BL22112
肾俞BL23112
气海俞BL24112
大肠俞BL25113
关元俞BL26113
小肠俞BL27114
膀胱俞BL28114
中膂俞BL29114
白环俞BL30115
上髎BL31115
次髎BL32116
中髎BL33116
下髎BL34116
会阳BL35117
承扶BL36117
殷门BL37118
浮郄BL38118
委阳BL39118
委中BL40119
附分BL41119
魄户BL42120
膏肓BL43120
神堂BL44120
譩譆BL45121
膈关BL46121
魂门BL47122
阳纲BL48122
意舍BL49122
胃仓BL50123
肓门BL51123
志室BL52124
胞肓BL53124
秩边BL54124
合阳BL55125
承筋BL56125
承山BL57126
飞扬BL58126
跗阳BL59126
昆仑BL60127
仆参BL61127
申脉BL62128
金门BL63128
京骨BL64128
束骨BL65129
足通谷BL66129
至阴BL67129
第九章足少阴肾经经穴/130
涌泉KI1130
然谷KI2130
太溪KI3131
大钟KI4131
水泉KI5132
照海KI6132
复溜KI7132
交信KI8133
筑宾KI9133
阴谷KI10134
横骨KI11134
大赫KI12134
气穴KI13135
四满KI14135
中注KI15136
肓俞KI16136
商曲KI17136
石关KI18137
阴都KI19137
腹通谷KI20138
幽门KI21138
步廊KI22138
神封KI23139
灵墟KI24139
神藏KI25140
彧中KI26140
俞府KI27140
第十章手厥阴心包经经穴/141
天池PC1141
天泉PC2142
曲泽PC3142
郄门PC4142
间使PC5143
内关PC6143
大陵PC7144
劳宫PC8144
中冲PC9144
第十一章手少阳三焦经经穴/145
关冲TE1145
液门TE2146
中渚TE3146
阳池TE4146
外关TE5147
支沟TE6147
会宗TE7148
三阳络TE8148
四渎TE9148
天井TE10149
清泠渊TE11149
消泺TE12150
臑会TE13150
肩髎TE14150
天髎TE15151
天牖TE16151
翳风TE17152
瘈脉TE18152
颅息TE19152
角孙TE20153
耳门TE21153
耳和髎TE22154
丝竹空TE23154
第十二章足少阳胆经经穴/155
瞳子髎GB1155
听会GB2156
上关GB3156
颔厌GB4156
悬颅GB5157
悬厘GB6157
曲鬓GB7158
率谷GB8158
天冲GB9158
浮白GB10159
头窍阴GB11159
完骨GB12160
本神GB13160
阳白GB14160
头临泣GB15161
目窗GB16161
正营GB17162
承灵GB18162
脑空GB19162
风池GB20163
肩井GB21163
渊腋GB22164
辄筋GB23164
日月GB24164
京门GB25165
带脉GB26165
五枢GB27166
维道GB28166
居髎GB29166
环跳GB30167
风市GB31167
中渎GB32168
膝阳关GB33168
阳陵泉GB34168
阳交GB35169
外丘GB36169
光明GB37170
阳辅GB38170
悬钟GB39170
丘墟GB40171
足临泣GB41171
地五会GB42172
侠溪GB43172
足窍阴GB44172
第十三章足厥阴肝经经穴/173
大敦LR1173
行间LR2174
太冲LR3174
中封LR4174
蠡沟LR5175
中都LR6175
膝关LR7176
曲泉LR8176
阴包LR9176
足五里LR10177
阴廉LR11177
急脉LR12178
章门LR13178
期门LR14178
第十四章督脉穴/179
长强GV1179
腰俞GV2180
腰阳关GV3180
命门GV4180
悬枢GV5181
脊中GV6181
中枢GV7182
筋缩GV8182
至阳GV9182
灵台GV10183
神道GV11183
身柱GV12184
陶道GV13184
大椎GV14184
哑门GV15185
风府GV16185
脑户GV17186
强间GV18186
后顶GV19186
百会GV20187
前顶GV21187
囟会GV22188
上星GV23188
神庭GV24188
素髎GV25189
水沟GV26189
兑端GV27190
龈交GV28190
印堂GV29190
第十五章任脉穴/191
会阴CV1191
曲骨CV2192
中极CV3192
关元CV4192
石门CV5193
气海CV6193
阴交CV7194
神阙CV8194
水分CV9194
下脘CV10195
建里CV11195
中脘CV12196
上脘CV13196
巨阙CV14196
鸠尾CV15197
中庭CV16197
膻中CV17198
玉堂CV18198
紫宫CV19198
华盖CV20199
璇玑CV21199
天突CV22200
廉泉CV23200
承浆CV24200
第十六章经外奇穴/201
头颈部奇穴201
四神聪EX-HN1201
当阳EX-HN2201
鱼腰EX-HN4202
太阳EX-HN5202
耳尖EX-HN6202
球后EX-HN7203
上迎香EX-HN8203
内迎香EX-HN9203
聚泉EX-HN10204
海泉EX-HN11204
金津EX-HN12204
玉液EX-HN13205
翳明EX-HN14205
颈百劳EX-HN15205
胸腹部奇穴206
子宫EX-CA1206
背部奇穴206
定喘EX-B1206
夹脊EX-B2206
胃脘下俞EX-B3207
痞根EX-B4207
下极俞EX-B5207
腰宜EX-B6208
腰眼EX-B7208
十七椎EX-B8208
腰奇EX-B9209
上肢奇穴209
肘尖EX-UE1209
二白EX-UE2209
中泉EX-UE3210
中魁EX-UE4210
大骨空EX-UE5210
小骨空EX-UE6211
腰痛点EX-UE7211
外劳宫EX-UE8211
八邪EX-UE9212
四缝EX-UE10212
十宣EX-UE11212
下肢奇穴213
髋骨EX-LE1213
鹤顶EX-LE2213
百虫窝EX-LE3213
内膝眼EX-LE4214
外膝眼EX-LE5214
胆囊EX-LE6214
阑尾EX-LE7215
内踝尖EX-LE8215
外踝尖EX-LE9215
八风EX-LE10216
独阴EX-LE11216
气端EX-LE12216
附录穴位拼音速查/217
摘要
    第二章 手太阴肺经经穴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口上,向上穿过横膈膜,属于肺脏,从肺与气管、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沿上臂内侧下行到肘窝中,沿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中医把脉处),经过鱼际,并沿着鱼际的边缘,到达拇指端。
    支脉
    从腕后走向食指桡侧(拇指方向),到达其末端,在此接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始发经,联系的脏腑气管有胃、喉咙和气管,属肺,络大肠,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手太阴肺经一侧11 个穴位,其中9 个分布于上肢,2 个在前胸上部。左右共22 个穴位。首穴中府,末穴少商。联系的脏腑器官有胃、肺、咽、大肠,所以能够治疗这些脏腑器官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疾病。
    中府LU1
    主治:肺炎、哮喘、胸痛、肺
    结核、支气管扩张、咳嗽、气喘。
    配伍:咳嗽、气喘:中府配肺俞、孔*。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 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 寸。
    取穴:正立,锁骨外侧端下方有一凹陷,该处再向下1 横指处即是。
    按摩:用拇指按揉中府200 次,每天坚持,能够防治上述“主治”中所述疾病。
    云门LU2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痛、肩关节内侧痛、胁痛。
    配伍:胁痛:云门配期门、肝俞。
    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6 寸。
    取穴: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下方的三角形凹陷处即是。
    按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揉云门穴200 次,能防治肺部疾患。
    天府LU3
    主治:咳嗽、气喘、鼻塞、在上臂内侧疼痛、鼻炎。
    配伍:鼻炎:天府配合谷、迎香。
    定位:在臂上部,腋前纹头下3 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取穴:在臂上部,腋前纹头下4 横指,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天府,每次左右各按1~3 分钟,可预防鼻塞、鼻炎等。
    侠白LU4
    主治:咳嗽、气喘、干呕、肋间神经痛。
    配伍:气喘:侠白配大椎。
    定位:在臂前部,腋前纹头下4 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取穴:先找到天府(见本页),向下1 横指处即是。
    按摩:常用拇指指腹按揉侠白,每次左右各按1~3 分钟,对肺有保健作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