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隋唐五代)(精)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隋唐五代)(精)

  • 字数: 3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 作者: 沈睿文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11949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8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共60余卷,是一套基于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物等物质实体而书写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包括通史和专史两个系列,通史系列以史前中国、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阶段进行划分,共6卷。专史系列则是根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分类,按“类”来叙述某类物质文化遗存的分述系列,包括古建筑、石窟寺、古陵墓、古水利、古天文等基于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研究的分卷,也包括玉器、铜器、铁器、瓷器、金银、玻璃、雕塑、绘画、兵器、货币、纺织品等基于各类可移动文物进行研究的分卷。两个系列从纵横两个维度,多层面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的煌煌篇章。同时考虑到视觉感知非常对于形象地认知和理解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非常必要,每卷又配图200幅左右,用四色全彩印刷,图文皆堪称精美。 本书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通史系列的一个分卷,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沈睿文先生撰写,书中通过对巨量、庞杂的考古材料进行分析,用更系统的写作体例和更生动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隋唐五代时期的城市、帝王陵寝、各地墓葬等,尤其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墓葬的形制、丧葬图像以及作为随葬品的神煞/告身/镇墓俑/镇墓石/铜镜等都有细致深入的分析,对陶瓷器、纺织品、周边民族的城市及陵墓文化、外来器物的影响等亦有独特解读,多层面多角度第勾画了隋唐五代时期的物质文化发展史。同时全书配图丰富,包括城址图、墓葬形制图、各类器物图像等近400幅,紧扣文字,丰富读者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物质文化的视觉感知。
作者简介
沈睿文,福建漳州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的教学与科研。研究涉及陵墓制度、丧葬习俗、宗教、美术、中外文化交流考古、以及中古城市等领域。主持或参加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考古发掘,已出版专著《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安禄山服散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参著《都兰吐蕃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参与编著《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四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2015年),以及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录
绪论:如何理解隋唐五代物质文化/〇〇一 节何谓物质文化/〇〇一 第二节中国地理形势与传统社会政治文化格局/〇〇四 第三节隋唐王朝的正统建设/〇〇五 第四节隋唐五代考古的阶段性/〇〇六 章隋唐五代都邑形态及宫室制度/〇一六 节如何阅读中国古代都邑/〇一六 第二节隋大兴唐长安城/〇二〇 第三节隋唐洛阳城/〇四二 第四节小结:隋唐都邑的影响/〇四九 第二章隋唐五代帝王陵寝与王朝政治/〇五八 节隋唐帝王陵寝的形态与嬗变/〇五八 第二节关中唐陵陵地秩序与帝国政治/〇七七 第三节小结:隋唐帝陵的影响/〇九六 第三章帝国的墓葬制度:“两京模式”/一〇二 节“两京模式”的形成及其内部差异/一〇二 第二节“两京模式”在南方和西北地区的施行/一一一 第三节如何理解墓葬形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一二 第四章对抗中央秩序:河北山东地区的墓葬制度/一二四 节河北山东地区墓葬形态/一二四 第二节河北山东地区墓葬的特殊性/一四〇 第三节五代十国时期墓葬的承继与变化/一五三 第五章胡裔墓葬与墓主的国家和民族认同/一五六 节胡裔墓葬与墓主的国家、民族认同解析/一五六 第二节小结:以墓葬探讨种族文化的复杂性/一七二 第六章墓葬图像研究(上)/一七四 节墓葬图像内容及嬗变/一七四 第二节绘画与丧葬画像的关系/一九六 第七章墓葬图像研究(下)/二〇八 节墓葬屏风画地区差异的形成及嬗变/二〇八 第二节丧葬的图像等级——以唐代石椁为例/二二八 第八章随葬品研究/二五九 节随葬品的主要类别/二五九 第二节唐宋墓葬神煞考源/二六四 第三节唐墓埋葬告身的等级问题/二七九 第四节唐镇墓武士俑与毗沙门信仰推论/二八八 第五节唐墓镇墓石/二九五 第六节虽未随葬品的铜镜/三〇二 第九章周边民族政权的考古遗存/三〇九 节渤海国/三〇九 第二节吐蕃/三一四 第三节南诏/三二四 第十章隋唐五代的丝绸与陶瓷器/三二八 节丝绸印染/三二八 第二节瓷器“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三三三 第三节独具特色的唐三彩/三四一 第十一章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三四四 节三夷教/三四五 第二节外来金属币/三六〇 第三节外来金银器/三六六 结语:唐帝国的灭亡和唐文化的消失/三七三 主要参考文献/三七七 后记/三八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