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时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

网络时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

  • 字数: 3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许鑫 著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534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许鑫编著的《网络时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将媒介公共性和公共领域问题相联系,并将其置于当代中国语境下探讨。首先从国家一社会关系视角,具体分析了当代中国媒介公共性的产生机制、特殊性和局限性。重点是以网络公共事件为切入点,对我国网络媒介公共性实践的产生背景与演变历程、技术优势和社会局限、推动力量和阻碍力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试图重构网络时代的公共领域概念和理论,并提出我国网络媒介公共性建构的有效路径。
作者简介
许鑫,(1978.4—),男,江西赣州人,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已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项目l项,参与重量、省部级项目多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转载或获奖。2013年入选“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媒介公共性与公共领域: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第一节 公共性的概念解析
第二节 传媒公共性的界定
第三节 公共领域理论的中国应用
第二章 当代中国媒介公共性:产生背景与演变历程
第一节 当代中国媒介公共性的产生
第二节 网络公共事件及其公共性意义
第三节 网络媒介公共性的演变历程
第三章 网络公共领域:技术优势及社会极限
第一节 新传媒技术在公共生活中的意义
第二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技术优势
第三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社会极限
第四章 网络媒介公共性实践:推动力量和阻碍力量
第一节 网络媒介公共性实践的动力和阻碍
第二节 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权力博弈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两个网络公共事件之比较
第一节 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公众参与影响公共决策
第二节 郭美美事件:技术进步推动公众参与
第三节 网络公众参与的局限与意义
第六章 网络公共领域建构:基本路径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拓展网络公共领域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网络媒介公共性的发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