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 字数: 18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郁达夫 著
  • 出版日期: 2014-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399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郁达夫是以专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目前的,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充满传奇、怪诞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带有五四那代人的心灵轨迹,曾是媒体的炒作热点,更是当时书商热烈追逐的对象……《故都的秋》是他一生所创作的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获缺的经典收藏本!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创建文学团体创造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在安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教书、编辑刊物。1927年定居上海,曾参加“左联”。1933年迁居杭州。抗日战争期间在南洋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主要作品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迟桂花》、《出奔》等。
目录
上编 只缘心动说风幡
沉沦
茫茫夜
采石矶
茑萝行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
离散之前
微雪的早晨
迟桂花
中编 一种风怀忘不得
归航
一封信
零余者
北国的微音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骸骨迷恋者的独语
一个人在途上门
灯蛾埋葬之夜
马蜂的毒刺
惜掌之歌
暗夜
“文人”门
小春天气门
南行杂记
故都的秋
感伤的行旅门
苏州烟雨记
记风雨茅庐
北平的四季
寂寞的春朝
日本的文化生活
欧洲人的生命力
扬州旧梦寄语堂
送仿吾的行
雕刻家刘开渠
记耀春之殇
怀四十岁的志摩
回忆鲁迅
悼胞兄曼陀
印人张斯仁先生
悼诗人冯蕉衣
为郭沫若氏祝五十诞辰
印光法师塑像小记
敬悼许地山先生
下编 笑我浮生真若梦
悲剧的出生――自传之一
我的梦,我的青春!――自传之二
书塾与学堂――自传之三
水样的春愁――自传之四
远一程,再远一程!――自传之五
孤独者――自传之六
大风圈外――自传之七
海上――自传之八
雪夜(日本国情的记述)自传之一章
后记
摘要
    “是谁呀?……”
    他一声也不响,急忙跳出了便所,就三脚两步的跑上楼上去了。
    他跑到了房里,面上同火烧的一样,口也干渴了。一边他自家打自家的嘴巴,一边就把他的被窝拿出来睡了。他在被窝里翻来覆去。总睡不着,便立起了两耳,听起楼下的动静来。他听听泼水的声音也息了,浴室的门开了之后,他听见她的脚步声好像是走上楼来的样子。用被包着了头,他心里的耳朵明明告诉他说:
    “她已经立在门外了。”
    他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往上奔注的样子。心里怕得*常,羞得*常,也喜欢得*常。然而若有人问他,他无论如何,总不肯承认说,这时候他是喜欢的。
    他屏住了气息,尖着了两耳听了一会,觉得门外并无动静,又故意咳嗽了一声,门外亦无声响。他正在那里疑惑的时候,忽听见她的声音,在楼下同她的父亲在那里说话。他手里捏了一把冷汗,拚命想听出她的话来,然而无论如何总听不清楚。停了一会,她的父亲高声笑了起来,他把被蒙头的一罩,咬紧了牙齿说:
    “她告诉了他了!她告诉了他了!”
    这的晚上他一睡也不曾睡着。第二天的早晨,天亮的时候,他就惊心吊胆的走下楼来。洗了手面,刷了牙,趁主人和他的女儿还没有起来之先,他就同逃也似的出了那个旅馆,跑到外面来。
    官道上的沙尘,染了朝露,还未曾干着。太阳已经起来了。他不问皂白,便一直的往东走去。远远有一个农夫,拖了一车野菜慢慢的走来。那农民同他擦过的时候,忽然对他说:
    “你早啊!”
    他倒惊了一跳,那清瘦的脸上,又起了一层红潮,胸前又乱跳起来,他心里想:
    “难道这农夫也知道了么?”
    无头无脑的跑了好久,他回转头来看看他的学校,已经远得很了,举头看看,太阳也升高了。他摸摸表看,那银饼大的表,也不在身边。从太阳的角度看起来,大约已经是九点钟前后的样子。他虽然觉得饥饿得很,然而无论如何,总不愿意再回到那旅馆里去,同主人和他的女儿相见。想去买些零食充一充饥,然而他摸摸自家的袋看,袋里只剩了一角二分钱在那里。他到一家乡下的杂货店内,尽那一角二分钱,买了些零碎的食物,想去寻一处无人看见的地方去吃。走到了一处两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他朝南的一望,只见与他的去路横交的那一条自北趋南的路上,行人稀少得很。那一条路是向南的斜低下去的,两面更有高壁在那里,他知道这路是从一条小山中开辟出来的。他刚才走来的那条大道,便是这山的岭脊,十字路当作了中心,与岭脊上的那条大道相交的横路,是两边低斜下去的。在十字路口迟疑了一会,他就取了那一条向南斜下的路走去。走尽了两面的高壁,他的去路就穿入大平原去,直通到彼岸的市内。平原的彼岸有一簇深林,划在碧空的心里,他心里想:
    “这大约就是A神宫了。”
    他走尽了两面的高壁,向左手斜面上一望,见沿高壁的那山面上有一道女墙,围住着几问茅舍,茅舍的门上悬着了“香雪海”三字的一方匾额。他离开了正路,走上几步,到那女墙的门前,顺手的向门一推,那两扇柴门竟自开了。他就随随便便的踏了进去。门内有一条曲径,自门口通过了斜面,直达到山上去的。曲径的两旁,有许多苍老的梅树种在那里,他知道这就是梅林了。顺了那一条曲径,往北的从斜面上走到山顶的时候,一片同图画似的平地,展开在他的眼前。这园自从山脚上起,跨有朝南的半山斜面,同顶上的一块平地,布置得*常幽雅。
    山顶平地的西面是千仞的绝壁,与隔岸的绝壁相对峙,两壁的中间,便是他刚走过的那一条自北趋南的通路。背临着了那绝壁,有一间楼屋,几间平屋造在那里。因为这几间屋,门窗都闭在那里,他所以知道这定是为梅花开日,卖酒食用的。楼屋的前面,有一块草地,草地中间,有几方白石,围成了一个花园,圈子里,卧着一枝老梅,那草地的南尽头,山顶的平地正要向南斜下去的地方,有一块石碑立在那里,系记这梅林的历史的。他在碑前的草地上坐下之后,就把买来的零食拿出来吃了。
    吃了之后,他兀兀的在草地上坐了一会。四面并无人声,远远的树枝上,时有一声两声的鸟鸣声飞来。他仰起头来看看澄清的碧落,同那皎洁的日轮,觉得四面的树枝房屋,小草飞禽,都一样的在和平的太阳光里,受大自然的化育。他那昨天晚上的犯罪的记忆,正同远海的帆影一般,不知消失到哪罩去了。
    P17-1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