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六宫粉黛

六宫粉黛

  • 字数: 14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
  • 作者: 赵玫 著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06673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有名女性作家赵玫继《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之后力作典藏
一部现代爱情婚姻史。关及围城中人的背叛、对抗中的挣扎,她们或是妻子,或是情人,或是觊觎者,或兼而有之。谁,能躲过现代社会的婚姻危机暗潮?谁,敢说自己始终忠于相濡以沫的人?
当欲望吞噬了她们的灵魂……
有时候婚姻就如同疾病。 一个从患病到死亡的可怕过程。 有的如心脏骤停般当场毙命,但更多的却要经历难以承受却又无以避免的磨难。 那绵延不绝丝丝缕缕却足以致命的伤痛。 最终不得不终结于命数耗尽。 总之,各种各样的终结。分手契约就等于是,病危或死亡通知书。
内容简介
赵玫所著的《六宫粉黛(精)/五叶丛书》是一个关于家庭和爱情的故事。仿佛不可能在恋情上,产生交集模糊地带的几位男女,分别意外地成为闺蜜或者熟人的爱情掠夺者。女诗人发现了丈夫的外遇,于是勾引别人的丈夫进行报复。女诗人的丈夫在大学任教,海归女博士激起了他争取世俗享受的斗志,并与其领导――海归女博士产生了激情和婚外情。女博士之母是杂志主编,与专栏作家激情燃烧,女编务――女主编的姐姐洞悉了这一切,并用小说反映了这一切,书畅销不衰,引发轩然大波和法律诉讼,女编务最终以跳楼维护了毕生追求的尊严。
作者简介
赵玫,满族,生于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就职于天津市作家协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已出版《朗园》、《秋天死于冬季》、《漫随流水》、《八月末》、《林花谢了春红》、《铜雀春深》等长篇小说,《岁月如歌》、《我的灵魂不起舞》、《寻找伊索尔德》等中短篇小说集,《从这里到永恒》、《欲望旅程》、《左岸左岸》、《一个女人的精神生活》、《博物馆书》等散文随笔集,《赵玫文集》、《赵玫作品集》、《阮玲玉》等电视剧本,计900余万字。曾获第四、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文学奖”。1994年应美国政府邀请赴美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1998年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11年长篇小说《漫随流水》获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
目录
《五叶丛书 六宫粉黛》无目录。
摘要
    蓼蓝不确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老于世故。总之一种迷茫的感觉。湖光山色之间的那种,天高云淡。她走神了。
    坐在那里,在觥筹交错中,却不知应该想到什么。
    一次不能拒绝的聚会。不关乎友情。专栏作家儿子的婚礼。而她并不讨厌那个写作的男人。所以不得不来,还要不得不做出欢天喜地的样子。但总是被牵扯着,那不确定的,纯真。
    婚礼仪式是《霓裳》杂志社一手操办的。被安排在郊外湖畔的草坡上。如镜的湖水,伴随着,青草的香。于是淡淡的典雅。
    在大自然中构建如此婚姻的殿堂,大概也唯有《霓裳》愿意无偿地帮忙。鲜花布满目光所能及的每一个角落。到处可看到新人横着竖着的各种巨型照片。幽深处飘来悠远的《婚礼进行曲》。很好的乐曲,却仿佛很隔膜。接近从好莱坞电影中拷贝过来的婚礼程序。包括新娘新郎的服饰,交换戒指乃至当众接吻。只是缺少了神父或牧师。也没有关于婚姻的神圣承诺。更没有中式的掀开盖头后刹那间激动人心的场面。
    或者因为,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成年处女了。
    人们在约定的时刻翩然而至。沐浴着午后明媚的阳光。
    人人都闻到了青草的清香。那也是婚礼策划者的创意。大概也只有婚礼的相关者才在意这浅薄而繁缛的程序。并没有人真的关心那对新人的婚礼是不是顺利。人们一走进花园就端起了高脚杯,在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中间往来穿梭。
    《霓裳》的工作人员在女主编的带领下悉数登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摄影师那位曾经红极一时的模特老婆。据说这女人曾一度罹患忧郁症,及至到了想要自杀的地步。模特出身的女人看上去依旧很美,那种矜持的高傲的冷的美。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她的两腮很宽,眼睛也离得很远,总之别一种滋味。她始终不笑,也很少讲话,之前从未来过编辑部,所以大家和她不熟悉。
    此刻的蓼蓝形单影只。倘若她是独身女人,或者也不会觉得如此孤独。她邀请过自己的丈夫,那个落拓的男人,当然他才华横溢。生存的态度和一个人是否优秀毫无关系,至少蓼蓝是这样想的。或者他故意做出落拓的样子,为了让蓼蓝获得某种平衡?是的,他们终于共同地不思进取了,尽管他们还那么年轻。不是刻意而为,而是,一种几近于本能的选择。
    不是谁在迁就谁,而是共同的愿望,就缔造了,他们都觉得很舒服并且本该如此的家庭生活。
    是的,她邀请她丈夫了,或者说,专栏作家夫妇邀请她丈夫了。她丈夫也看到邀请函了。上边明明白白地写着“贤伉俪”这几个庸俗至极的字眼儿,怎么会出自那位锋芒毕露的作家之手?或者就因为这几个恶俗的文字,她丈夫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他当然看出了蓼蓝那些微的不快,但他说我们不是有约在先吗?我认识他们吗?你的那些同事?我了解他们吗?更不要说,他们是否了解我。不是早就约定过吗,我们只是,各自身后的影子。我们相爱,就足够了。我的同事或你的同事,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相干?
    于是蓼蓝独自前往。和蓼蓝一样独自前往的还有那个女编务。不过,编务本人从来不喜欢编务的称呼,总是强调她是女主编的女秘书。其实这女人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却因为主编的执意挽留而一直留任。女编务独自前来是因为她一直独身。她从没有结过婚,不知道是不是就意味了从未有过性爱。这天她穿了一身粉红色的华丽套装,手臂上挽着一只时尚的香奈儿小包。一看便知是赝品,却表明了她对奢侈品向往的姿态。她用了很浓烈的香水,那种缺乏分寸感的喧宾夺主。不过蓼蓝站在她身边并不反感,因为她喜欢那种香水的味道。
    P1-P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