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

  • 字数: 499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杨东坪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247089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有师德、师魂、师能、师表4大板块,先后从历史文化、哲学与教育基本原理、知识技能和经典案例分析等多个角度,为广大读者系统呈现有关于教师的一切精神文化和物质需求,希望对教育工作者,师范类学生,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教师提供借鉴和指导。本书的价值不在考据“师表”的出处与含义,也不在长篇累牍的说教,更非纯粹成功学意义上励志作品,她根植于行业历史文化和哲学,呈现基本理论和案例经典,通过案例和故事,将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有机整合。从中华6000余年教育文化的精髓,到提高当代人民教师的素养,最后走向师德师风“新常态“。希望能用这样宏伟的目标,与广大读者共勉。
目录
第一篇  陶冶师德 第一章  神祇之名  / 007   第一节  子履和摩西——中西方文明的首师  / 010   第二节  敬畏:师德文化的滥觞和基石  / 016   第三节  严谨:师德规范的重要法则  / 021 第二章 大争之世  / 028   第一节  姜尚——中华民族的师德奠基人  / 031   第二节  黄金年代的师德陶冶与进化(上)  / 038   第三节  黄金年代的师德陶冶与进化(下)  / 044 第三章 王师之德  / 050   第一节  繁荣的官学与显贵的国师  / 053   第二节  早期封建教育中的师德风貌剪影  / 059   第三节  行会的法则与精神  / 065 第四章  文明之心  / 072   第一节  大学的灵魂与意志  / 075   第二节  道统——第二千年的精华与糟粕  / 080   第三节  业界良心:时代的意志和师德的选择  / 086   第四节  明清文字狱与师德水平滑坡  / 092 第五章  时代之任  / 099   第一节  从天地立心到万世太平——吾辈为何而教?  / 102   第二节  开启民智——时代之任的精髓  / 107   第三节  民国侠气与师德复苏  / 113 第四章  路在何方  / 119 第二篇  铸造师魂   第一章  师魂的意蕴  / 127   第一节  师魂的要义  / 127   第二节  师魂的哲学构建  / 128   第三节  师魂的价值构建  / 137   第四节  师魂的当下构建  / 148 第二章  师魂的复归  / 154   第一节  师魂的失落  / 155   第二节  师魂的铸造  / 166 第三章  师魂的观瞻  / 177   第一节  师者大道:重塑“师道尊严”  / 177   第二节  师业之辉:重振“教育仪式”  / 179   第三节  家国之柱:重兴“教师事业”  / 181   结 语  / 185 第三篇  提高师能 第一章  教育是树人之本  / 190   第一节  教育与人  / 190   第二节  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 200   第三节  初中教育培养目标  / 204   第四节  高中教育培养目标  / 206   第五节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 208   第六节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 209 第二章  教师是育人之基  / 212   第一节  师能的定义和内涵  / 212   第二节  教师的基础能力  / 221 第三节  教师的核心能力  / 231 第三章  校本培训  / 253   第一节  什么是校本  / 253   第二节  校本培训的概念  / 254   第三节  校本培训特征  /256   第四节  校本培训的类型  / 258   第五节  校本培训注意事项  / 260   第六节  校本培训内容  / 261   第七节  校本培训方式  / 272   第八节  校本培训方案的制订  / 274 第四章  校际交流  / 281   第一节  校际交流的内涵  / 281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282   第三节  交流对象的确定  / 283   第四节  交流形式  / 284   第五节  校际交流的具体内容  / 285   第六节  校际交流的具体方式  / 285   第七节  校际交流制度  / 286 第五章  教育实践  / 287   第一节  教育实践的沿革  / 287   第二节  教育实践的概念  / 288   第三节  教育实践研究  / 289   第四节  教育实践分类  / 290 第六章  教育研究  / 297   第一节  近现代教育研究沿革  / 297   第二节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研究  / 300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类型与功用  / 301   第四节  教育研究领域  / 303   第五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 315   第六节  科学教育研究的不足  / 316 第四篇 为人师表 第一章  修己立人,陶铸师表  / 322   第一节  温良恭俭,正身敬人  / 322   第二节  宽信敏惠,修己爱人  / 326   第三节  仁义理智,立德树人  / 331 第二章  冰心玉壶,一代师表  / 337   第一节  正本活源,勤业精业  / 337   第二节  允公允能,悟业兴业  / 344 第三章  立德树人,为人师表  / 352   第一节  雨露基层,大美人生  / 352   第二节  泽被一方,大爱无疆  / 359   第三节  静水流深,大儒风骨  / 36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