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种极端行为研究

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种极端行为研究

  • 字数: 32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长林 著;忻平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71179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种特别行为研究:1919~1928爱国运动中的自杀与社会意义》由刘长林著
作者简介
刘长林,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上海市党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近年曾赴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历史社会学。曾完成国家、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目前主持教育部与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主要论著有《(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胡适、粱漱溟人生哲学研究)》、《(近代上海社会史论)》、《(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近年曾获上海市第八届理论研究和宣传很好成果论文二等奖等。
目录
绪论
一、 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
二、 为何以中国1919-1928爱国运动中的自杀事件为例
三、 学界研究概述
四、 理论和方法
五、 逻辑与框架
六、 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一章集体激愤 "
一、 普天同愤
二、 勿五分钟热心
三、 勿萁豆相煎
第二章媒体报道
一、 近代传媒出现:自杀传播方式转换
二、 自残:身体抗议的意义
三、 自杀"殉国":"烈士"形象的象征意义
四、 媒体建构:自杀行动社会意义赋予的特征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