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翻译批评研究之路

翻译批评研究之路

  • 字数: 45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云虹,许钧 主编;许钧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51507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1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翻译活动健康开展的重要监督和保障,作为翻译理论的积极建构力量,翻译批评目益凸显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深化翻译批评研究、推动翻译批评实践不仅是翻译学科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引导翻译活动进而促使翻译的价值得以优选限度体现的必然诉求。
刘云虹、许钧编著的《翻译批评研究之路--理论方法与途径》对翻译批评开始走向理性和系统化研究以来的二十多年历史进行回顾与检视,力求在梳理、总结与传承的基础上对翻译批评的过去和现在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对翻译批评的核心问题与未来发展做出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目录
主编的话
上编 理论研究
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思考/许钧
译事繁荣需评论――论翻译评论/桂乾元
谈新时期的翻译批评/孙致礼
谈翻译批评的基本理论问题/郑海凌
翻译的本质与翻译批评的根本性任务/范东生
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杨晓荣
关于翻译批评的主体/杨晓荣
翻译批评的社会文化思考/段自力
试论文学翻译批评的背景变量/王宏印
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批评:现状与反思/胡德香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司显柱
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肖维青
翻译的危机与批评的缺席/许钧
价值哲学与翻译批评学/吕俊
论翻译批评的对象和性质/赵巍薄振杰
翻译批评空间的构建/刘云虹
读者反应批评――文学翻译批评新视角/杨平
描述翻译学视野中的翻译批评/姚振军
从林纾、鲁迅的翻译看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刘云虹
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刘云虹许钧
中编 文本批评
基于多译本语料库的译文对比研究――对《傲慢与偏见》三译本的对比分析/徐欣
论马君武译《哀希腊歌》中的“讹”/廖七一
作者、译者与读者的共鸣与视界融合――文本再创造的个案批评/许钧
归化异化,各具一格――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评价《飘》的两种译本/文军 高晓鹰
文学生命的继承与拓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汉译简评/高方
汉文化经典误读误译现象解析――以威利《论语》译本为例/徐琚
汉语古诗英译的描写模式研究――以杜甫诗歌英译的个案为例/文军
后殖民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赛珍珠《水浒传》译本/张志强
《金瓶梅》的两个英译本/温秀颖孙建成
《红楼梦》的梦幻话语与移译――评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
基于认知文体分析框架的翻译批评――以《红楼梦》两个经典译本的批评分析为例/谭业升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伦理探讨――以白睿文、陈毓贤英译《长恨歌》为例/吴赞
翻译与转叙――《生死疲劳》葛浩文译本叙事性阐释/邵璐
下编 专题探讨
《红与黑》事件回顾――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话之二/赵稀方
理论意识与理论建设――《红与黑》汉译讨论的意义/许钧
对《红与黑》汉译大讨论的反思/谢天振
“《红与黑》事件”的历史定位:读赵稀方《<红与黑>事件回顾――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话之二》有感/王东风
从《红与黑》汉译讨论到村上春树的林译之争――两场
翻译评论事件的实质/邹东来朱春雨
也议《红与黑》汉译大讨论/许渊冲
背叛之背叛/陈众议
莫把错译当经典/林一安
向林一安先生请教/张逢昕
评《莫把错译当经典》――与林一安先生商榷/陈众议
“胸毛”与“瘸腿”――试谈译文与原文的柢牾/林一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