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安徽宗教

安徽宗教

  • 字数: 3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作者: 余秉颐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08-01
  • 商品条码: 97875396525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余秉颐主编的《安徽宗教》在遵循历史与逻辑的前提下,对安徽的地域宗教文化活动和宗教人物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发掘与整理,着重梳理了安徽宗教文化在历史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旨在为当今和谐安徽的文化建设提供能量与资源。同时,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宗教文化也是整个中国宗教文化的一种折射与缩影。
目录
总序(陆勤毅)
引言
一、安徽佛道宗教的成长(两汉至南北朝)
――从起始到具备规模
1.佛教在安徽的早期传播
楚王刘英“尚浮屠之仁祠”
笮融的崇佛活动及其对佛教传播的影响
汉地僧人严佛调
2.“师说”时期的安徽佛教:卑摩罗叉与僧导
卑摩罗叉与《十诵律》的弘传
僧导与《成实论》寿春系
3.被不断神化的老子:道教产生的信仰标志
从楚王英喜黄老到《老子铭》
《老子想尔注》与老子的道教化
《老子道德经序诀》与《西升经》
4.道教的创立及在魏晋的发展
张陵创教
张鲁嗣教
曹操与五斗米道
葛玄之师左慈
二、安徽佛道宗教的繁荣(隋唐至两宋)
――禅净大师与有名道士
1.早期禅宗在安徽
慧可与司空山禅宗道场
从僧璨到道信
2.禅师辈出
司空山本净禅师的禅法思想
南泉普愿的禅学思想与“斩猫”公案
希运的《传心法要》与《宛陵录》
白云守端及其禅法的传衍
投子义青与宋代曹洞宗的兴起
3.禅宗的新高峰:大慧派与虎丘派
大慧宗果的禅学及大慧派高僧
虎丘绍隆及虎丘派
4.净土宗的繁盛:从善导到王日休
善导的净土理论
王日休的《龙舒净土文》
5.唐宋时期的安徽道教
唐代安徽名道闾丘方远
陈抟:由外丹转向内丹
北宋诸帝与安徽道教
史籍中的宋代安徽道众
三、安徽佛道宗教的圆熟(元明清)
――调和论的思想家与佛道宗教名山
1.元代安徽道教
折中儒道的杜道坚
养生名家李鹏飞
2.明代诸帝与佛道宗教
明太祖朱元璋对佛道宗教的看法及政
太祖之后的几位皇帝与佛道二教
3.憨山德清的调和论
憨山德清的生平与著作
憨山德清的心性论
憨山德清对教内诸家的调和
憨山德清对三教的调和
4.富于世间化色彩的九华山佛教
九华山佛教的开创者金乔觉
“地藏大愿”与九华山成为地藏道场
九华山佛教的基本特征
5.齐云山道教及其世俗化特征
齐云山道教的沿革
齐云山道教的世俗化特征
四、安徽佛道宗教的近现代化
――杨文会、赵朴初与陈撄宁
1.杨文会与中国近代佛教的复兴
杨文会复兴佛教之缘
杨文会复兴中国佛教之途
杨文会的佛学思想
石埭门下
2.赵朴初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
赵朴初对人间佛教的探索
一种思想与三个传统:人间佛教思想
三个“圆融”:赵朴初的人间佛教实践
3.道教的现代转折:陈撄宁与“仙学”
民国时期的道教
陈撄宁及其“仙学”
五、安徽佛道宗教文化遗存
1.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2.有名道教文化遗存
六、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1.基督教
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播
基督教在安徽的发展
主要教案
基督教遗存
2.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伊斯兰在安徽的传播与发展
伊斯兰教遗存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