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是道德善的象征——文学道德教化论

美是道德善的象征——文学道德教化论

  • 字数: 16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周双丽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058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美是道德善的象征:文学道德教化论》主要结合道德教化现实背景以及文学发展趋向,通过对道德教化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道德教化实现途径与存在问题,其中包括:文学能够为社会的道德建设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道德教化是在什么样的文学中被体现、表征的,文学道德教化与文学追求是怎样冲突与对抗,在文学中如何体现,并尝试剥析社会伦理道德和文学之间内在的、本质层面的有机联系,力求从理论的角度厘清、剖明道德教化审美实现的重要性与具体路径与文学审美对社会伦理道德所具有的教化作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和重要审美形式之一的文学之间存在的合乎逻辑的互动脉络。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道德、教化、文学
第一节 道德与教化的含义
第二节 道德教化本质探析
第三节 道德教化的途径和载体
第四节 文学的本质与其道德教化传统
第二章 文学道德教化的内涵
第一节 文学道德教化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文学道德教化的实现基础
第三节 文学道德教化的具体表现
第四节 文学道德教化的功能分析
第五节 文学道德教化认知中的错位
第三章 文学道德教化的传统与实践
第一节 文学道德教化理论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中外文学道德教化的历史传统与实践
第三节 中外文学道德教化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分析
第四章 文学道德教化之最终指向——美善相乐的美学特质
第一节 美与善的本质溯源
第二节 美与善的关系考察
第三节 美善相乐理论的历史考校
第四节 美与善的良性实践互动——“以善育美、借美立善”
第五章 文学社会道德的时代担当与构建
第一节 当代社会道德建设背景
第二节 重建文学道德教化精神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文学道德责任建设的时代担当与具体构建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背景下的文学道德责任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