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刑罚的转化机制——以新旧五刑转化为视角

中国刑罚的转化机制——以新旧五刑转化为视角

  • 字数: 14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陆侃怡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20605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刑罚的转化机制:以新旧五刑转化为视角》介绍了对于死刑制度的研究一直是刑法研究当中的热点,并且随着刑法修正案的不断出台,以及顶层设计中对于逐步废止死刑执行的目标的确定,早期关于中国是否需要废除死刑的争议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更加实际并且细致的问题,即在逐步废止死刑的基本目标之下,如何实现这样一种目标呢?理论上,我们可以选择一步到位式的从立法和司法上废止死刑,也可以选择在立法上暂时保留死刑,逐步在司法上减少乃至最终停止执行死刑。无论是何种方式,在世界各国的废止死刑的做法中都存有先例。对于死刑的废止,至少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第一,在如今死刑问题普遍政治化的背景下,往往需要考虑国际废除死刑运行的进展;第二,如何使得整个刑罚体系更加协调,以使其可以填补死刑废止之后的基本角色,即所谓的死刑替代刑的问题。这两者一个为价值判断问题,一个为法律技术问题,都是废止死刑所必须考量的最基本因素。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知识创新
第一章 死缓的悖论:死刑?自由刑?――对南方某监狱实证考察
一、报告的意义
二、服刑人员对于死缓制度看法调查问卷的分析
三、监狱管理人员对于死缓制度看法调查表的分析
第二章 古代减死之刑的机制
一、引言
二、身体的政治――死刑执行方式的精简
三、流刑的展开――肉刑退出后的第一次弥合尝试
四、宫刑的变迁――刑种退出机制的描述
五、宋代折杖法――整体统一刑罚体系的一次尝试
六、从死罪到死刑的距离――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死罪区分技术
第三章 清末立法减死之刑的变化
一、引言
二、死刑专享的形成――文明与律法的“新关系”
三、劳役与自由――流刑和自由刑的“貌合”与“神离”
四、司法与立法的分离――死刑替代与死刑减等的分野
第四章 结尾
附录
一、监狱管理人员对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的看法调查表
二、服刑人员对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的看法调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