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耳朵热了有人想
字数: 145.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严文科 主编
出版日期: 2015-09-01
商品条码: 978753519721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1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严文科编著的《耳朵热了有人想/心灵物语》是一本专门给12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阅读的人生励志及人生哲学图书。旨在帮助青少年成为人格独立、品德高尚、心理健康、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全面成长的阳光公民。
作者简介
严文科,北京文科创新公司创办人,多年从事图书策划工作,做书有心得,有独到的见解,经验丰富,有广泛的作者资源,策划出版过大量图书。
目录
第一辑
离心灵越近越容易成功
薄暮中的刀锋/凸凹
书卷里的景致/顾晓蕊
摆脱囚禁的心灵/张丽钧
善心是向上的台阶/段奇清
椅子上的尖钉/鲁先圣
小细节赢得大财富/王世虎
三条绳子/魏荣华
现代寓言:失约的死神/李智红
第二辑
有尊重的爱更灿烂
将你的尊重进行到底/路勇
偷偷奖励恶搞者/张鹰
存在/[巴西]保罗·科埃略夏殷棕(编译)
尊重他人就是抬举自己/崔鹤同
施舍/[印度]林中花枫叶(编译)
最后一课/三石
拍照,还在拍照/查一路
毕加索的最后一个朋友/刘伊
从身份到契约/周大伟
老人不是包袱/于坚
第三辑
发现你身边吐露的芬芳
把苦难熬成花朵/顾晓蕊
快乐的真谛/周二军
一朵花儿的芬芳/周礼
给生活押上韵脚/王继颖
孟子的快乐观/张锁军
请扬起你的双手/李远
为上帝写下一句话/郭龙
第四辑
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盏灯
别忘小事/[印度]修女风铃(编译)
我们的世界里有没有他人/查一路
拾穗者和福利经济学/岑嵘
有些事情不去做就是在行善/崔修建
善是精神的契约/陈全忠
桃园有朵美丽的花/万雁
好看不过“梅花鹿”/戚万凯
美丽的错误/殷明
不要拒绝一颗回报的心/刘代领
屋檐/陈志宏
第五辑
总有一扇通向阳光的门
爱心孕育智慧花/徐伟
幸福/[英国]巴克莱秋风(编译)
上善若水/丁玲
卡拉扬会记住的名字/李辉
心锁/侯发山
美之歌/[黎巴嫩]纪伯伦风铃(编译)
电话采访被推迟/孙建勇
微笑是一种幸福/陈晓辉
第六辑
教我如何忘记你
教我如何忘记你/海轮
心情述事/李雁彬
邂逅之2013年的秋月之下/闻兰
就这么简单/[印度]泰戈尔郑振铎(译)
一个眼神/[美国]沃尔特·惠特曼见龙(译)
十四行诗(一一六)/[英国]莎士比亚朱生豪(译)
伤心的人/[德国]海涅河岸(译)
小花/[俄国]普希金可夫(译)
菩提树下/敏彦文
第七辑
让爱的雨水荡涤心灵的尘垢
偷走你的微笑/古保祥
有一种批评是掌声/张振旭
让他人心灵之石光滑/段奇清
石头下面的一颗心/[法国]维克多·雨果春雨(编译)
良心是上帝的眼,郭龙
一个梨的世界/张振旭
素不相识的朋友,[美国]罗杰·迪恩·基泽翟振祥(编译)
摘要
一如大雪覆盖旷野,遮其丑陋,使其美白;风霜侵袭颜面,去其鲜润,使其粗糙。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譬如眼前这个人――
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因为沉重,所以不摇摆。他走得轻捷而无声,好像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谦卑如夜行。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回头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我住一楼,很快就踅出门来。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可见他是个成熟的匠人,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不免生出信任。
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使用,但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夕照之下,能映出人影。我心里想,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一试,果然没有锋利的感觉,便顺势调侃道:“这城里男女离常识渐远,以为是鸡就下蛋,是刀就能砍。”
他憨然一笑,说:“您真逗。”便将其中的一把刀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电视里正播着一个喜欢看的剧目,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横竖不过是一把切菜刀,没必要这么讲究。”他还是憨然一笑,说:“这刀也如人,都有不同的性子,您这把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钱。”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脸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红了,让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其间,他点燃了长杆烟袋,衔在嘴上,因为时间长,烟火竟断了数次。他那不急不躁的样子,让我不禁自问:他这是出来做买卖的吗?
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便问:“您贵庚?”他说:“都50了。”我吃了一惊――乡下人论虚岁,说是50,其实是49,与我同龄,却这样老态,让人顿感世道不公,便真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
这把刀终于磨好了,竞用了近半个小时的光阴,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拿过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我说:“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他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似乎怕我跟他争夺所属,他急切地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真的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电视里的剧情虽然感人,但却没有了往日的吸引力,我总是时不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嘴上的烟袋像个摆设。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脸色很黄,一如土地。到了后来,余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再回去观剧,居然感到那里边的泪水与欢笑离人间烟火甚远,有些虚假,属于奢侈,属于有闲。
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我便从冰箱里拿了两听可乐――虽然知道这样做有些居高临下,因而显得卑鄙,但还是这样走出门去。他果然不知所措,推拒时竞把窄凳带翻了,“使不得,使不得!”我说:“您也别不好意思,我也是乡下人出身,依乡下的规矩,在手艺人干活的时候,应该有烟茶伺候。在城里混久了,连这*起码的规矩都给忘了,所以请您原谅。”
“瞧您说的,瞧您说的。”我矮下来的身姿果然平复了他心中的谦卑,他不再推辞。我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说:“不用找了。”他坚决把2元毛票塞进我兜里,说:“8块钱是我的手艺,lO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恨的就旱贪。” 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来――戗菜刀――。”
邻人被惊动,纷纷探出窗,真有数人拿刀出户,匠人有了新的商机。以为这正可以回报他的敬业,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好,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给人家磨不好。”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呢”,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先来到的是县一中教历史的张老师,他满脸疑惑地问:“怎么回事?”我便把磨刀的经历与他言说。听完叙述,他唏嘘不已,感叹道:“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小人物不趋时、不趋利,他们不怕辛劳,只怕欺心,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我回味着张先生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 我坚信,明天阳光灿烂之时,那个人一定会来,因为他知道,这罩的件户对他有期待。
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