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文论元范畴论析

中国古代文论元范畴论析

  • 字数: 4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杨星映,肖锋,邓心强 著
  • 出版日期: 2015-08-01
  • 商品条码: 978753257634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0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论元范畴论析:气、象、味的生成与泛化》从气、象、味等文论元范畴的发生和泛化入手,梳理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系统的内在发生机制和原理,主要深入剖析论述: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与古代文学理论范畴,“气”范畴的生成与衍变,“象”范畴的生成与衍变,“味”范畴的生成与衍变,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特征和体系的建构。这些论析深刻挖掘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学理结构和内在规律,清晰勾勒出中国文论中“气”“象”“味”诸论的不断演进并最终成熟的发展历程,有益于总结和研究古代文论思维机制,并彰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遗产的民族特色与成就,可称抓住了古代文论研究的主攻方向,无疑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对推进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深入研究而言,也具有学术意义。
作者简介
杨星映,1945年生,女,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艺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文艺美学博士。曾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五、六届),“重庆市名师”(2007年)。著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纲要》、《小说艺术的奥秘——小说文体学》等书,并参与撰写《明清小说鉴赏词典》、《文学基础理论》等书。

肖锋,1976年生,男,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主编有《媒介融合与叙事修辞》一书,参著《中西小说文体比较》。发表有《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等三十余篇论文。

邓心强,1979年生,男,中国矿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与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研究。合著有《桐城派文体学研究》。发表有《论古代批评文体:批评家的“面孔”与“名片”》等数篇论文。
目录

前言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与古代文论范畴
一、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一编 “气”范畴的生成与衍变
第一章 “气”范畴的生成
第一节 “气”哲学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气”哲学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节 “气”从哲学范畴向文论范畴的衍变
第二章 文论元范畴“气”的确立与成熟
第一节 文论元范畴“气”的确立与成熟
第二节 文论元范畴“气”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节 影响“气”范畴成熟的诸因素
第三章 文论“气”范畴的泛化与发展
第一节 文论“气”范畴的泛化
第二节 文论“气”范畴群的形成
第三节 艺术理论中的“气”审美范畴
第二编 “象”范畴的生成与衍变
第四章 “象”范畴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象”的产生
第二节 “象”哲学范畴的产生
第三节 《周易》“象”论概观
第四节 “象”的泛化
第五章 文论元范畴“象”的确立与泛化
第一节 重要名家论“象”
第二节 创作实践对“象”范畴转化的推动
第三节 文论元范畴“象”的内涵与外延
第四节 文论元范畴“象”的泛化
第六章 影响“象”泛化和成熟的诸因素
第一节 玄学与“象”
第二节 人物品藻与“象”
第三节 佛教与“象”
第三编 “味”范畴的生成与衍变
第七章 “味”范畴的生成
第一节 “味”哲学范畴的产生
第二节 “味”哲学范畴的衍变
第三节 “味”从哲学范畴向文论范畴的衍变
第八章 文论元范畴“昧”的确立与成熟
第一节 文论元范畴“味”的确立与成熟
第二节 文论元范畴“味”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节 影响“味”范畴成熟的诸因素
第九章 文论“昧”范畴的泛化与发展
第一节 文论“味”范畴的泛化
第二节 文论“味”范畴群的形成
第三节 各门艺术中的“味”审美范畴
结语 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特征和体系的建构
一、古代文论范畴的特征和体系建构
二、影响古代文论范畴和体系的深层原因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