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龙河桥头

龙河桥头

  • 字数: 36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田阡,石甜,李胜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5-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343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重庆这片区域在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是2011年龙河流域系列调研报告中关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的田野调查资料。
内容简介
田阡、石甜、李胜编著的《龙河桥头(桥头双村生活的人类学考察)/流域与传统村落系列/西南人类学文库》共分9章:第一章导言,第二章两岸桥头:地理、人口与族群,第三章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产业、交通与信息传播,第四章变迁之源:流动的社区,第五章两性关系与社会基础: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第六章教育与文化传承,第七章“小传统”:节庆、习俗与民间艺术,第八章精神世界的族群认同: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第九章结语。
作者简介
田阡, 人类学博士,教授。1973年出生于湖北荆州。曾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西南大学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信访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国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入选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获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二等奖一项。担任《华人应用人类学学刊》执行编辑、《Chinese Sociology Anthropology》编委。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等专业学术刊物以及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有关于族群与区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域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
石甜,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族群认同。
李胜,南京大学人类学硕士,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程师。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两岸桥头:地理、人口与族群
第一节 双村位置与生态
第二节 地理走势与聚落
第三节 族群地理分布
第四节 人口发展与现状
第三章 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产业、交通与信息传播
第一节 桥头经济变迁―1949年以来
第二节 山地常态农业
第三节 互助与产业发展
第四节 收入与消费
第五节 交通:桥与路
第六节 口口相传到信息时代
第四章 变迁之源:流动的社区
第一节 打工经济的张力
第二节 人口的“流”与“留”
第三节 认同边界的转换
第五章 两性关系与社会基础: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一节 婚姻与家庭
第二节 亲属制度
第三节 政治组织与社会组织
第四节 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
第六章 教育与文化传承
第一节 学校教育:薄弱的基础
第二节 教育投资:显性和隐性的支出
第三节 家庭教育:现代化的缺失
第四节 观念教育:榜样的力量
第五节 社区教育:文化传承的内在模式
第七章 “小传统”:节 庆、习俗与民间艺术
第一节 饮食习惯:靠山吃山
第二节 民居建筑:依山傍水
第三节 生活器物:陶器、木器与石器的应用
第四节 传统节日:岁月沉香与绵延
第五节 人生礼仪:个人生命史的呈现
第六节 民间歌舞:摆手舞、薅草锣鼓和六口茶
第七节 口头艺术:生活之囍
第八章 精神世界的族群认同: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
第一节 民间信仰的传统:从家庭到社区
第二节 民间信仰的实践:风水与看期
第三节 连接生死的家神:上坟与修祖坟
第四节 民间信仰的变迁:从现实到观念
第五节 多元融合的信仰体系:有神则灵
第九章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