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关键词与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关键词与初中数学教学

  • 字数: 2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静 著
  • 出版日期: 2015-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402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7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李静所著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关键词与初中数学教学》选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关键词与核心概念作为考察对象,分别对课程目标关键词、10个核心概念、课程内容关键词、课程实施关键词进行了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解读其背景意义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帮助教师理解其策略探讨的合理性。该书遵循一线教师认知学习方式,即程序化思考方式,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师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实现专业提升,可作为教师进修和培训的材料。
作者简介
李静,男,1966年5月生,教育学博士。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河北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改项目和河北省教育厅基金研究项目3项,主持河北省科技厅计划研究项目和河北省高等学校研究项目3项。获河北省第十三、十四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主持)。获河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主持)。在世界的德国springer出版社Advanc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系列之二:Early Algebraizatio上发表20万字专论1篇。在《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和《数学教育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独立撰写和参编著作或教材5部。
目录
第1章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目标关键词与初中数学教学
A1.课标中为什么是三维目标,而不是二维或四维目标
B1.自己教学设计或教学时,为什么考虑的总是一个知识目标
A2.为什么课标中将“双基”变为“四基”
B2.在数学教学时,能够关注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为什么注意不到基本活动经验
A3.数学课程标准中为什么突出数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的联系
B3.新课程数学教学时,怎样克服生活联系“泛化”
A4.新课程总目标为什么体现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B4.新课程数学教学中为什么关注不到“情感态度”
A5.数学新课程中的“知识技能”为什么强调从活动过程中学习
B5.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时,如何在“活动过程”与“结果训练”之间选择
A6.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提出“数学思考”
B6.数学教学时,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A7.新课程中为什么要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体化
B7.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怎样实现“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多方法解决问题”
A8.数学新课程为什么提出核心概念
B8.核心概念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操作如何进行
第2章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概念”与初中数学教学
A1.课标中的“数感”
B1.教学中的“数感”
A2.课标中的“符号意识”
B2.教学中的“符号意识”
A3.课标中的“空间观念”
B3.教学中的“空间观念”
A4.课标中的“几何直观”
B4.教学中的“几何直观”
A5.课标中的“数据分析观念”
B5.教学中的“数据分析观念”
A6.课标中的“运算能力”
B6.教学中的“运算能力”
A7.课标中的“推理能力”
B7.教学中的“推理能力”
A8.课标中的“模型思想”
B8.教学中的“模型思想”
A9.课标中的“应用意识”
B9.教学中的“应用意识”
A10.课标中的“创新意识”
B10.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第3章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关键词与初中数学教学
A1.课标中的“数与代数”
B1.教学中的“数与代数”
A2.课标中的“图形与几何”
B2.教学中的“图形与几何”
A3.课标中的“统计与概率”
B3.教学中的“统计与概率”
第4章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中关键词与初中教学实践
A1.课标中的“学习方式”
B1.教学中的“学习方式”
A2.课标中的“数学观念”
B2.教学中的“数学观念”
A3.课标中的“内容呈现”
B3.教学中的“内容呈现”
A4.课标中的“教学活动”
B4.教学中的“教学活动”
A5.课标中的“学习评价”
B5.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A6.课标中的“信息技术”
B6.教学中的“信息技术”
A7.课标中的“课程资源”
B7.教学中的“课程资源”
A8.课标中的“综合实践”
B8.教学中的“综合实践”
A9.课标中的“合作学习”
B9.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A10.课标中的“活动经验”
B10.教学中的“活动经验”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