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激情不灭(艺术隐士陈钧德的成长史)(精)

激情不灭(艺术隐士陈钧德的成长史)(精)

  • 字数: 23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丁曦林
  • 出版日期: 2015-08-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5384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激情不灭:艺术隐士陈钧德的成长史》作者丁曦林以深邃的历史视角,从*国百余年油画史的纷繁人物中,挖掘出一个与林风眠、刘海粟、关良、颜文?、闵希文等大师私交频繁、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又有创新突破的“隐者”陈钧德。
在特殊的年代里,他的艺术信仰屡受冲击,但始终不变的是约翰?利斯朵夫式的个人奋斗以及对现代派绘画与民族文化融合的探索,他执着于纯艺术创作,不攀附权势,不谄媚资本,坚持独立人格,为了艺术理想甘愿忍受与整个时代背离的困境,因而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这一知识分子型艺术家的传记有趣有料,读来引人捧腹,又发人深思。
作者简介
丁曦林,1963年生,资历传媒人。上海报业集团不错编辑,担任《新民周刊》社社长、主编十余年。曾获第五届上海市韬奋新闻奖、首届中国十大期刊创新领军人物称号。自1986年起发表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近年发表的作品以时评、艺评居多。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启蒙时代
家传影响/老师、大哥、死党
第二章  青春向往
考前质疑/名师荟萃/手抄本/右派教授/寄居山墙
第三章  军旅迷惘
文工团/失恋/我是逃兵吗/路在何方
第四章  初遇大师
林风眠的“残缺美”/刘海粟的“空气”/自画像/小金
第五章  热恋罗兆莲
闺秀/天空里的摄像头
第六章  “”岁月
恩师落难/血和泪
第七章  工厂流浪
自行“结婚”/寂寞、疲惫、冥想/关良的“阁楼”/时来运转
第八章  回到母校
做个好老师/远离“红光亮”
第九章  解冻
上海的早晨/普希金铜像/拜见张伯驹/四人画展
第十章  自我革命
市场漂泊/“杀死”作品
第十一章  淡定“八五新潮”
如何画下去/精神回归
第十二章  学会风波
声誉日隆/可笑的公文包
第十三章  “女人体”
争议不休/阿佛洛狄忒
第十四章  “山林云水图”
三元素/思想的舞蹈/神秘来客
第十五章  体制内外
罢课出走/驻校艺术家/一个人的旅行
第十六章  激情不灭
写意交响乐/生与死/自由意志
第十七章  不是结尾
摘要
    靠前章  启蒙时代
    家传影响
    “世上很奇妙的是艺术。艺术都有密码,对俗人不公开的,所以俗人会看不懂。”在陈钧德的成长途中,甚至绘画生涯里,他一直对这句话耿耿于怀。
    他靠前次对艺术密码探究的思考,还是六七岁的时候。他随父亲去好友卢家伯伯家玩,调皮的他在卢家的客厅、书房、卧室乱窜,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卢家伯伯一眼就发现,尽管这个男孩的双眼流露着对各种摆设的好奇,但他的视线在移向墙壁上一幅幅西洋油画的刹那间,眼睛陡然发出了异样光亮,显然,他的内心被那些绘画击中了!
    卢家伯伯抓住了这样微妙的细节。他像是怕惊动一只小鸟一样,靠近他,轻轻问:“你喜欢画吗?”男孩站在凳上,踮起脚尖,着魔般仰首盯着墙上的西洋画,默不作声,却以出神的凝望,做出了清晰无误的回答。
    此时的卢家伯伯得意扬扬,他神差鬼使般,指着满屋子悬挂的油画,对男孩说了一句看似无厘头的话:
    世上很奇妙的是艺术。艺术都有密码,对俗人不公开的,所以俗人会看不懂。
    这番话对男孩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从那天起,陈钧德歪着脑袋就开始思考:“艺术是什么?”这问题几乎牵引了他的人生方向,伴随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
    卢家伯伯是干什么的?说起来,他的职业与狭义的艺术毫无瓜葛。
    他是一位医生,从德国留学归国的医生。他的专业素养是对人体的骨骼、器官、疾患有着精细的了解,人体哪个器官或哪一路神经出现故障,表现出怎样的症状,如何对症下药,他是德国派专家,他的医术与德国制造业的精密文化一脉相承。
    他与陈钧德的父亲是来往频繁的“把兄弟”,经常出入陈家,也给陈家孩子医治过天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天花仍旧是个联系阴阳两界的顽症,卢家伯伯医术再高明,也没有遇到过像陈家这样,陈钧德和两个哥哥一起患上了天花,兄弟仨脸上、身上布满了繁星般的红点,还伴有高热,满嘴胡话。奶奶和父母都急坏了,用宁波土法把几个孩子相互隔离,还用冷毛巾敷在他们额头,担心高热烧坏了孩子的脑子。危在旦夕的那一刻,送医院根本来不及了,只能将卢家伯伯请来医救,结果,陈钧德的大哥靠前个脱险,作为老三的陈钧德险些夭折,而“老二”未能抢救过来。哪个母亲忍受得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这么死去?陈钧德的母亲发疯似的,冲上去揪住卢家伯伯的衣服,猛扇耳光,失声恸哭,而全然不顾卢家伯伯是被请来“帮忙救治的”。
    这个情景,让幼小的陈钧德懂得,生命多么脆弱,死神随时会降临,哪怕医术再好的留德医生能招之即来,但对于人与死神的赛跑,却是无济于事的。
    卢家伯伯是拥有重量优选医术的专家,他有着将许多人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口碑,也与许多患者缔结了深厚的私谊。靠着多年行医挣来的钱,他在上海购置了洋房、汽车、西式家具、摩登的吊灯,还有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车刻玻璃。他家拥有的、带有西方情调的一切,有效征服了陈钧德那颗敏感而又充满好奇的童心:原来,世界上有个强大的国家叫德国,德国乃至欧洲的文明,就像眼前的一件件宝贝,是如此灿烂,如此辉煌。
    幼年的陈钧德尤其迷恋卢家伯伯家悬挂的西画,那些风景画像有魔力一般,一次次吸引着陈钧德伫立、仰望。卢家伯伯说了,那些西画是他花了许多许多钞票,从欧洲画廊或拍卖会上一幅一幅买的,然后将它们漂洋过海运抵上海。
    “看到它们,就像我还拥有德国,拥有在欧洲的日子……”
    一个与艺术无关的医生,对艺术竟然如此痴迷,令陈钧德幼小的心灵受到从未有过的震动。
    从卢家伯伯嘴里,陈钧德靠前次听到一个拗口的西洋画家名字,叫鲁伊斯达尔。他还琢磨,鲁伊斯达尔的风景油画很美,但美在哪些地方呢?艺术的密码是什么?这让他很费思量。
    卢家伯伯在家里感到像国王般富足,他不仅骄傲地告诉陈钧德,世上奇妙的艺术都是有密码的,对俗人是不公开的,所以俗人会看不懂。他还慷慨地引领男孩登上自家楼上的密室,那里如同秘境,珍藏着更多奇妙的油画和厚重的画册。到底,是陈钧德找到了艺术,还是艺术找到了陈钧德,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敢肯定,陈钧德此生与艺术发生联系,似乎就是从窥探鲁伊斯达尔绘画秘密开始的,或许他想成为大画家的勃勃野心,也萌芽于那样的年代。
    当然,一个人从哪里出发,对人生的影响至深。
    陈钧德的“艺术出发”,除了冥冥之中有个卢家伯伯牵引,还有着哪些意味呢?
    我想挖一挖他父母的身世。陈钧德惜字如金,简略讲了“一眼眼”他父母的隐私以及他小时候的顽劣,却也让我捕捉到画家成长中的重要轨迹。
    1937年的上海,方兴未艾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因日本全面入侵而戛然沉寂。中国油画艺术的拓荒者和播种者之一的陈抱一曾说,这是个“靠前沉闷、黯淡无光,但我们也可不必过分担忧的年代”。这一年,曾经从四面八方麇集上海、兴致勃勃大搞油画运动的画家们因战乱而四散,留守画家个个如履薄冰,变得小心翼翼了。
    建造于1920年代的石库门“旭东里”,是旧上海一片气宇轩昂的弄堂住宅,坐落在英美租界西区的金神父路圣母院路一带。石库门本身不算显赫,但当年的“旭东里”高度和气度兼备,出出入入的男人多属“公文包一族”,他们的女人也是旗袍裹身,娉婷婀娜。这里北靠南京西路,南近淮海中路,既有十里洋场的优雅繁华,也有家国遭劫的荒乱紧张。
    当年金神父路(今石门一路)115号,有一幢沿街三层楼的石库门寓所,底楼的“陈永昌木器号”与比邻的“蒋永昌木器号”“毛兴昌木器号”等一起,形成了家具一条街。
    P10-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