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艺双馨梨园楷模--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

德艺双馨梨园楷模--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

  • 字数: 6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达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206075704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常香玉10岁登台,13岁主演。1941年赴陕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素有“爱国艺人”之誉。
刘达编著的《德艺双馨梨园楷模--有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力图通过朴素的文字,展现大师的很好艺术成就,展现大师高贵的思想品格。
目录
苦难的童年
戏比天大,艺无止境
豫剧流派与传承
常香玉的继承与创新
“常香玉号”战斗机
募捐义演
婚姻爱情
常香玉入党
演出剧目及获奖
摘要
    苦难的童生
    在河南省巩义市唐代大诗人杜甫故里,洛河入黄河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董沟,1923年9月15日有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诞生在这里。常香玉姓张,乳名妙玲。张妙龄家因为日子艰苦,主要生活来源也就是要饭。她自幼很少吃过盐,吃油就更不要提了。她老祖母每次梳头,梳下的花白头发都要收拢起来,塞到窑外的墙洞里。若遇上吹糖人的小贩来了,她就把那团头发从墙洞里取出来,换一个很小的糖公鸡。说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是丝毫不差的。因为长期悲惨的生活,磨炼出了她坚强的性格。她的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品格,也是从狂风暴雨中磨炼出来的。她待人宽厚,严于律己,更是从苦难生活中拼打出来的。想想别人的长处,谅解别人的难处,这更是中原人做人的固有本性。
    常香玉的父亲原名张茂堂,自幼因家境贫寒,难以为生,后来出去当了兵。旧军队里有人会唱戏,他是个有心人,便跟着学会了唱旦角,而且会得不少。从军队上回家后,他瞒着村里的族家以及亲戚,跟着戏班下海唱戏。因为他唱旦角,就起了个艺名叫张福仙。张福仙当年演戏,声腔极好,人们给他送了个诨号叫“二百贯”,也就是说开腔就值二百贯钱。张茂堂多年在外唱戏。他因为不是科班出身,身上功夫不行,武戏不能唱,只能唱旦角的文戏,按旧时的行话叫是坐板凳头儿的。但他天生一副好嗓子,音质好,遭到同行的忌妒,就是人们常说的“同行是冤家”。有人在他茶中下药,张茂堂的嗓子一夜之间就坏了。不要说开腔就值二百贯,而是再没有戏班要他了。断了生路,他只好回家过苦日子。
    此时的常香玉,已是六七岁了。将来以何为生,这是令张茂堂锥心刺骨的事情。于是,他又想到让闺女学戏。不管怎么说,学戏总比送去当童养媳挨打受气要好。特别是想到他的二妹、四妹,尤其是四妹的惨死,更使他痛心――这可是近在眼前的前车之鉴。穷人家的闺女,自小要送出去当童养媳,在豫西人们早已习以为常。,这样的事情终于降临到张家。常香玉的大姑,约着她的三姑来找张茂堂给常香玉提亲。而张茂堂想的是让闺女出去学唱戏,但又不敢给他大姐明讲,激烈的争吵于是就发生了。常香玉为了躲过被卖做童养媳的命运,父亲把9岁的常香玉领上了学戏的路,那时学戏是被乡亲们瞧不起的,那个时候给农村人的感觉,唱戏的比给人做童养媳的还要低级。唱戏的戏子死了不能人老坟的,戏子那时候统称都是下九流之类,尤其是姑娘女孩家学戏很少。后来遇到一位常老大,拜为义父,开始姓常。常老大对常香玉就如同自己的女儿一样,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其义父为人爽性豪放,很喜戏剧而很爱项羽之类。故易常香玉为常项羽,又觉此名不宜于女,故更之为香玉。玉者,高雅纯洁、坚固之意,姓、名意义相联系,表现了她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要艺术之花常香不败;为人处事,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心灵纯洁,坚贞如玉。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角。为了让常香玉学戏,父亲卖了家里的土窑,带着常香玉和常香玉的弟弟,母亲,一家四口前往密县,父亲在一个戏班帮忙,常香玉开始学戏。
    常香玉在密县学艺时,起早到河边去喊腔。因为人们相信对水喊腔,腔会水灵。白天练功,夜晚更得练,临睡觉前还要练一炷香的眼功。小香玉盘膝坐在床上,手拿一根香放在两眼正中,两只眼睛要全神贯注地盯着香头。就是熏得眼睛流泪,也不准动,目的是为了练眼神。唱戏眼睛没神,观众就没法看。这之后数年在外跑高台,这项规矩从来没有改变过。
    跑高台是很苦的,三场戏,演员想歇一会儿几乎不可能。小香玉大清早起来喊腔也不能少,三场戏大小角色都得上,想离开后台歇一会儿都别想。每天煞罢夜戏,大约就是12点左右了。回到住处别忙着睡,拈一根香点着,练眼功是必不能少的。一炷香燃尽,至少要40分钟吧。小香玉拈着香、看着香头,张福仙坐在那里盯着。她一打瞌睡,父亲劈头就打。
    P12-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