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苦孩子到大明星--著名舞蹈家陈爱莲/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

从苦孩子到大明星--著名舞蹈家陈爱莲/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

  • 字数: 6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丽娟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206075698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爱莲1939年出生在上海,1952年从孤儿院考入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学习班,1959年因主演了中国第一部芭蕾舞与中国舞蹈相结合的舞剧《鱼美人》而一举成名。如今,陈爱莲从事舞蹈艺术工作已超过半个世纪,却依然“艺术青春常在”。
张丽娟编著的《从苦孩子到大明星--有名舞蹈家陈爱莲》将传主本人在新中国舞蹈艺术事业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与新中国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同步的轨迹展示给广大读者,多层面、多方位地凸显传主对我国璀璨的民族舞蹈艺术的继承、发扬和传承。
目录
难忘的孤儿生活
专享的乐趣
《鱼美人》
《蛇舞》
为国争光
《霓裳羽衣舞》
《文成公主》
《红楼梦》
陈爱莲作客《面对面》栏目
陈爱莲分享成功人生
摘要
    难忘的孤儿生活
     1939年11月14日,陈爱莲出生于上海。1950年,她的父亲病故,第二年春天,她的母亲又扔下她和妹妹,过早地去世了。陈爱莲这一年还是不满十一岁的孩子,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她安葬了母亲。
     不知是泪水模糊了眼睛,还是茫茫的雾色的缘故,陈爱莲觉得周围的高楼大厦渐渐地模糊不清了,可是三轮车仍然沿着一条狭窄的乡间小路向前驶去,而道路的坎坷不平,仿佛要把她幼小的心灵颠得更破碎一些。陈爱莲就是坐在三轮车上告别了生活十年的家,离开了学校和小朋友。她清楚地知道:她没有家了,她成了孤儿,她要被送进上海郊区的儿童临时收容站了。
     收容站是一幢不太大的二层楼房,有一个小小的院子。这里有几十个孩子,有的年岁同陈爱莲差不多,有的比她大些。这里的老师很少,这么多的孩子根本照顾不过来,所以孩子们都穿得又脏又烂。但值得庆幸的是,陈爱莲总算有了吃饭的地方。开饭的时间一到,孩子们都会围着两只大木桶:一桶饭,一桶菜,简直比有钱人家的孩子围着奶油大蛋糕还要快乐。饭菜虽然不好,却很充裕,尽管陈爱莲总是挤不到前边去,但吃饱绝对没问题。收容站的孩子们大部分是街上的流浪儿童,他们的生活能力比陈爱莲要强得多。这些孩子虽很粗鲁,但十分善良,待人真诚。陈爱莲刚到这里什么都不会,而且身体又很弱,小伙伴们常常在生活上照顾她。
     收容所的孩子们大多没上过学,当他们看到又脏又小的陈爱莲居然认识这么多的汉字,都非常惊奇,其实,那时的陈爱莲只不过刚刚小学五年级。陈爱莲从小就少言寡语,进了收容站就变得更加不爱说话了。她很怀念死去的父母,在梦中常常哭醒,他们的去世给年幼的陈爱莲心灵上带来的的创伤太重了,她老是在思念她的父母。由于收容站只有小学五年级,老师们认为陈爱莲应当继续上学。于是,她又被送进了上海一心孤儿院。
     一心孤儿院比收容站要大得多,也阔气得多。这里的学生很多是有父母的,只有一部分是孤儿。所以没有父母的孩子,在这里经常被欺负。陈爱莲又瘦又小,穿得又破又烂,头上还有虱子,即使在上课的时候,调皮的男孩子也敢用纸团打她的脑袋。小小的陈爱莲很愤怒,又很悲伤,可她不敢同他们打架,只好狠狠地用目光来回敬他们。陈爱莲倔强的性格,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当然,在这里陈爱莲也有快乐的时候。在孤儿院的走廊里,有一扇门,上面装有两块很大的玻璃,站在它的前面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陈爱莲从小就是个戏迷,很喜欢模仿戏里的人物。所以,陈爱莲常常站在这扇门前模仿戏里的身段,摆一些自己认为很美的舞姿,或者回忆童年的一些事情,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大玻璃门,几乎成了她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P12-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