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

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

  • 字数: 6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陈道碧//薄凯文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206075544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摆脱纯碱需要进口的窘况,20世纪初,怀着“实业救国”梦想的中国化工先躯侯德榜等人创办了永利碱厂,并立志生产出中国人自己的碱。1926年,侯德榜终于成功创制出侯氏制碱法,从此中国制碱业得以跨入世界优选行列。
陈道碧、薄凯文编著的《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有名化学家侯德榜》反映化学家侯德榜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和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让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
目录
勤奋好学挂车攻读
清华学堂里创造奇迹
为民族的振兴欣然回国
打造“化学工业之母”
揭开“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
“红三角”牌纯碱成为世界名牌产品
公开技术出版《纯碱制造》
给民族工业插上“翅膀”
发明“侯氏制碱法”
复兴“永利”
“侯氏制碱法”再现异彩
为我国化肥产业所作出的贡献
尊重人才  重视知识
对妻子的一片深一情
摘要
    纯碱,又叫苏打,是制造肥皂、玻璃、纸张、冶金等不可缺少的工业原料,甚至烤面包做馒头也少不了它。西方国家生产纯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是工艺落后,生产成本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程师侯德榜(1890―1974)研制出一种优选的制造方法――侯氏制碱法,使中国制碱业跨人世界优选行列。侯德榜也因此而赢得了“制碱大王”的美誉。他一生为发展我国的化工事业顽强拼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愧为“科技泰斗,士子楷模”。
    勤奋好学挂车攻读
    江西、福建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南麓素有“奇秀甲东南”之称。这里峰岩秀拔雄伟,苍翠葱笼;潺潺溪水,依山而流。山溪昼夜滔滔不绝,汇成秀丽的闽江。闽江流经历史名城福州,继续向东南奔去,冲进波涛汹涌的东海。在福州闽侯县南台义洲有个名叫坡尾乡(今台江区宁化新村二里)的小村落,沟渠成网,阡陌纵横,竹篱板舍,鸡犬相闻,一派古朴的农家景象。1890年8月9日(清光绪十六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侯德榜就在这里诞生。清澈的滔滔闽江水,像乳汁哺育着两岸大地,也哺育了中国化工目前的一个先驱人物。
    侯家是个大家族,世代务农。侯德榜(字致本)排行老大,因为他的祖父希望他长大后有功德于人世,所以给他取名德榜。德榜6岁那年由祖父侯昌霖启蒙入学。但侯家田多劳力少,侯德榜便一边随祖父读书,一边和父亲一起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侯昌霖教书一丝不苟,侯德榜也从来就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为了学习、劳动两不误,他总是在学堂上认真地听、读、背、写,课后就参加劳动,劳动之余再抓紧时间读书。他在放牛时带着书,车水时也诵读不已,甚至在帮妈妈做饭烧水时也是口中念念有词。侯德榜的姑妈在福州城里经营一家小药店,有次他去姑妈家,姑妈让他到堆放杂物的小阁楼里找一件工具。在阁楼上,侯德榜偶然发现有几箱书,他像发现了巨大的宝藏似的,无比喜悦,因为他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书呢!从此,德榜每隔一段时间总要找借口到城里的姑妈家去。钻进阁楼里,一待就是半天,非到吃饭时再三催促才肯下来,回家也总是要捎带几本书。在姑妈家的小阁楼里,侯德榜知道了很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大开眼界。他悟出了祖父经常训诫他的“学无止境”四个字的含意。
    侯德榜的姑父、姑妈对这个一来就钻到阁楼里啃书,像书耗子一样,刻苦努力的孩子打心眼里喜欢。于是,他们决心帮助他继续学习。13岁的时候,侯德榜在姑妈的资助下,进了美国教会在福州开办的一所教会中学――英华书院。
    侯德榜这个农家子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离开他熟悉的竹篱板舍,进人陌生的洋学堂。他博览群书,孜孜不倦,显示出非凡的研究才能。但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他的思想也开始变化。他常想:洋人书上处处提倡博爱、自由、平等,但在福州的洋人对我们中国人怎么就不讲平等,到处耀武扬威,欺压我们?
    1905年,因为美国种族主义者在旧金山制造了大规模迫害、驱逐华工的事件,烧毁华人住宅,激起中国人民的反美爱国运动。侯德榜也与同学们一起罢课抗议,被开除了学籍。14岁时,父亲让他与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农家姑娘张淑春结了婚,以期拴住他,使他能安心经营好那几亩薄地,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但是,新婚的妻子、沉重的生活负担并没能动摇侯德榜继续求学的决心。经他再三恳求,才免于辍学。
    机会终于来了,1907年上海新成立的闽皖铁路学校到福州招生,侯德榜由于成绩很好被保送入学。在上海期间,他亲眼见到外国轮船横行于黄浦江上,看到国民、国商是怎样受到外国人的欺侮。他怀着实业救国的抱负发愤苦读,决心以自己的知识为祖国尽力。1910年夏,侯德榜被委派到津浦铁路南段符离集车站当工程练习生。这时,他已经逐渐成熟,不再满足于只得到一个能养家糊口的工作,他想去留洋,想学习西方优选的科学技术,以科学救国。
    P12-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