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威震黄浦江畔高奏抗日壮歌--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

威震黄浦江畔高奏抗日壮歌--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

  • 字数: 6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孙建筠//陶诗永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206075131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挑衅,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的带领下,高举义旗,奋力一搏。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中国军人捍卫军人荣誉和祖国尊严所发出的吼声,谱写了一曲抗击日军侵略的英雄壮歌。
孙建筠著的《威震黄浦江畔高奏抗日壮歌--一?二八淞沪抗战》就是讲解这段历史。
目录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的抗日形势
日方借“日本和尚事件”增兵上海
第十九路军抵御日军进攻的思想准备和作战部署
违抗上命,十九路军同仇敌忾、团结御侮
全国各界的积极支援
《上海停战协定》的签订
全国人民反对退让政策
摘要
    “九二八事变”后全国的抗日形势
     1931年9月18日深夜,驻在中国东北沈阳的关东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向中国军队公开发动了武装进攻。从此,日本开始了其蓄谋已久罪恶的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以后,由于国民党军队采取“不抵抗”主义,数十万东北军不战而退。一些抗日武装虽然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奋起反抗,但终因力量悬殊太大,不足以抵挡日军的侵略。
     这样,一周不到,辽宁、吉林两省基本失陷。到1932年初,中国东三省全部沦陷。日军在中国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和大片国土沦丧,全国人民无比愤慨。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民族矛盾越来越尖锐,国内阶级关系开始发生新的变化。抗日救国已成为全中国各阶层人民的迫切要求。
     在中国人民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毅了消极的态度,面对全国民众的抗日浪潮,国民党当局不理不睬,甚至使用镇压手段,先后发生了镇压北京大学示威团的“一二?五”事件和镇压各地赴南京学生示威团的“珍珠桥惨案”。
     “一二?五”事件和“珍珠桥惨案”的发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他们强烈抗议国民政府的罪恶行径,引发了更强大的爱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的工人组织和各界救国组织领导了声势浩大反帝爱国抗日救亡运动。
     由“九一八事变”而激起的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造成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危机,引起了国民党内爱国人士有识之士的对蒋介石、汪精卫领导的国民党的不满。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左派人士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1931年12月19日,宋庆龄发表题为《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的宣言,声明与反孙中山、反民众的国民党决裂。
     冯玉祥也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冯玉祥说:“‘九一八’的祸首就是蒋介石,蒋要向大家认罪下野”。“我们要抗日,谁要不赞成抗日,谁就是卖国贼。”
     面对日本的大肆侵略,一部分有民族气节的国民党基层组织和军政人员激于民族义愤,也积极提出各项抗日主张。他们大力运动和积极声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战活动。
     1931年9月20日,国民党驻东京直属支部执行委员会在日本侵略军侵占中国东北的情况下,要求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拒绝日本提出的任何条件,对曰在经济上进行绝交,并认为对日本战争应有充分的准备。
     国民党驻巴黎总部执委会也向南京发出电报。他们声称,国联对于“九一八事变”的解决如不能使中国满意,中国应立即向日本宣战。
     P13-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