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奏响中华最强音--人民音乐家聂耳/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

奏响中华最强音--人民音乐家聂耳/中华魂百部爱国故事丛书

  • 字数: 6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达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206075056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聂耳在他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聂耳的这些歌曲,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创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树立了榜样。
刘达编著的《奏响中华不错音--人民音乐家聂耳》讲述聂耳出生以及成长的故事,并讲述他是如何创作出好作品的。
目录
前言
苦中有乐的童年
逆境中前行
闯荡上海
聂耳与田汉
徘徊在北京
辉煌的创作之年
永生的号角
摘要
    苦中有乐的童年
     辛亥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年春节前夕,聂耳出生于昆明城南有道按的中药铺“成春堂”。父名聂鸿仪,原是玉溪县的一名中医,于清朝光绪末年(1909)举家迁居昆明经营成春堂药店。聂耳在玉溪的故居是聂耳的曾祖父聂连登于清末所建,传至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光绪二十八年(1902),聂鸿仪去昆明行医,留给聂耳的大嫂王静珍居住。聂耳故居是一楼一底木结构建筑,临街面楼下原为半截砖墙,外有护板,上部为活动木板窗,开为铺面。街面楼下房檐上仍有半截依稀可见的浮雕图案。聂耳于1927年初中毕业后,曾随母亲彭寂宽回玉溪,于农历6月22日至7月10日在此复习功课。聂耳的父亲一边给人看病,一边给病人抓药,勉强维持户家七口人过活。他的母亲彭寂宽(傣族),主要从事家务,并协助丈夫经营医务。聂耳乳名嘉祥,学名守信,字子义。“聂耳”这个名字是他后来进“明月歌舞剧社”所取的艺名。聂耳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他在男孩中排行第四。
     聂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全家人都十分宠爱他。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记忆力特别强,3岁的时候就能识字300多个,到了4岁,就认识500多个汉字了。母亲教他唱的民歌小调,他学几遍就会唱,大人讲给他听的故事,他也很快能够复述出来。最招人喜欢的,还是他的模仿能力。他经常学鸡、狗、小鸟等小动物的叫声,听到他觉得有意思的方言,便能一点不走样地学出来。有一次,他独自在屋里扭来扭去,哥哥问他在做什么,年幼的聂耳边扭边说:“我在学刚才来我们家的那个女人走路。”一看他那姿态,果然惟妙惟肖,把大家都逗得笑出了眼泪。由于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聂耳从小就养成了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德。如爱整洁、讲卫生;与人和蔼相处;勤于跟大人一同做事。他从记事起,就牢记父母的教导,如“人穷志不穷”、“只要肯努力,穷人家的孩子也会成器”。有一年的春节,邻居有钱人家的孩子都穿红戴绿一身新衣服,聂耳依然是一身旧衣服,有个阔少鄙夷地骂聂耳是“叫花子”,聂耳被这突如其来的侮辱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从此,他坚决不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接触。在今后他所创作的许多歌曲中,几乎处处都留下了这种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的烙印。
     聂耳的父亲旧学底子较深,对医学有较深的造诣,又精通制药、炮炙之法,为人思想也较为开通。由于家庭负担过重,长年操劳过度,在聂耳4岁时患了当时无法治愈的肺结核病,不久他就卧床不起与世长辞了。父亲过早的离开,对聂耳全家,特别是聂耳的母亲,是沉重的打击。
     聂耳的母亲彭寂宽,是一位刚强能干、温良贤惠的傣族妇女。她自幼没能入学读书,靠勤奋自学识了许多字,读了《百家姓》、《三字经》等几本书。结婚后,在聂鸿仪的帮助下,她学文化,并逐步掌握了中医中药理论和医术。丈夫死后,她不仅毅然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而且承担了教育子女的全部责任。逐步掌握了药理、切脉、处方等全面的中医中药理论和医术,经过鉴定医生的官方考试,她取得了行医的资格,继承了亡夫的职业。每天,她一个人又看病又配药,依靠有限的诊药费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不足部分,她就用晚上替人家洗衣服和做针线活来弥补。聂耳最初的启蒙教师是母亲,在母亲的耐心教育和严厉督促下,他5岁时就能认一千多个汉字了,而且对每个字都进行认认真真的“描红”。母亲总是用“头悬梁,锥刺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民间谚语和警句教育孩子们,要求他们勤奋上进,不允许他们沾染半点不好的习气。母亲还经常给孩子们唱娓娓动听的花灯调、洋琴调,把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唱给孩子们听,使他们自幼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喜爱传统文化和民间音乐艺术的种子。
     P14-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