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国大革命的利剑(拿破仑)/历史的丰碑

法国大革命的利剑(拿破仑)/历史的丰碑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范景峰//薛立胜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206075919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毫无疑问,拿破仑?波拿巴是一位伟人。伟大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代为拿破仑提供了创造伟大业绩的历史舞台。然而,正如英雄起伏跌宕、纷繁复杂的人生轨迹一样,后人对他的评价同样是众说纷纭。有人曾将拿破仑比作“暴君”,更有人称他为“科西嘉岛吃人的妖魔”;还有人称他为“世纪的巨人”,“法国革命的体现者”,而黑格尔甚至称他为:“世界灵魂”。拿破仑?波拿巴和孕育了拿破仑?波拿巴的大革命时代,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史学家的广泛兴趣。今天,我们站在新的角度,以更远的时间距离来重新踏寻英雄的足迹,或许,在前进的历史背后,我们能够获得更深的启迪。
范景峰等编著的《法国大革命的利剑(拿破仑)》是历史的丰碑系列之一,《法国大革命的利剑(拿破仑)》介绍了拿破仑的成长史。
摘要
    1796年3月的一天,在法国东南角的边境小镇尼斯,一位年轻而身材瘦削矮小的统帅正面对着一大群衣衫不整,饥肠辘辘的士兵激昂地讲着什么:“士兵们!你们没有衣穿,吃的也不好,政府欠下你们许多东西,可是它什么也不能发给你们。……我想带你们到世界上*富饶的国家里去。富饶的地区和繁华的大都市将受你们支配。你们在那儿将会得到尊敬、荣誉和财富。”这位正在为士兵们描绘美好前景的年轻统帅,就是将为法兰西带来无尚的荣耀,给欧洲带来不尽的恐惧的时代巨人――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于l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东南地中海海域的小岛――科西嘉岛。科西嘉原属意大利,1768年春,法国人驱逐意大利在岛势力,将其并人法兰西。全岛面积为八千六百多平方公里,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由于岛上多山,所以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山里的土著人有的尚处于部族阶段。对于科西嘉,法国18世纪有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古朴的民风、优裕的自然条件与这位思想家理想中的自然共和国不谋而合。不仅如此,热心的卢梭还依自然法的准则为未来的科西嘉制订了一部宪法,并且预言:“我有一种预感,总有一天那个小岛会震惊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的自然共和国,历史早已证明了是无法实现的,然而,数十年后,一位在这里呱呱落地的时代伟人却应验了卢梭的预言。
    儿时的拿破仑随全家一起生活在科西嘉首府阿雅修城。拿破仑的双亲都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夏尔波拿巴是城里的一名律师,曾获法学博士学位。夏尔虽是一名文人,但却喜欢冒险,爱好玩乐,对于从祖上继承下来的土地不感兴趣,对政治却是格外地热心,并积极地投入由科西嘉民主党首领帕斯卡尔.保利领导的独立运动。岛上的政治氛围和父亲的喜好,对拿破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他初涉人世的岁月里,忠于科西嘉的信念一直影响着他。
    母亲莱蒂齐亚?拉莫利诺,是位头脑灵活,意志坚强的家庭主妇,尽管忙碌、繁重的家务与她的出身不太相称,但她必须这样做。因为家底菲薄,可丈夫却爱花钱。母亲对子女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也正是这一点赢得了拿破仑深深的尊敬;“父亲倒好办,担心的只是母亲。”每次做了错事,只要母亲知道,总要免不了一顿惩罚。
    家境不十分富裕,并没有丝毫妨碍父亲试图认真培养子女的决心,为了孩子的前途,1778年底,费尽周折,夏尔亲自将长子约瑟夫和次子拿破仑送至法国的奥顿,进入当地的一所中学学习法语。第二年5月,凭着贵族的身份,拿破仑考入了法国东部的布里埃纳军事学校。这是一所专门面向贵族子弟开设的公费军官预备校。旧式的军校,制度**严格,而所学课程却又枯燥而狭窄。烦闷的课堂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知识,更多的情况下,他是依靠自己不倦的广泛阅读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的。拿破仑看书又快又多,对于数学,他尤为擅长。他的同班好友布里昂回忆说:“我在拉丁文课上很快就超过了他,但数学课我从未能赶上他,据我看,他无可争议地是全校*擅长数学的人。”P12-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