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历史的丰碑

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历史的丰碑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宪明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206076107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生逢“盛世”众望所归
行万里路 溯望历史
走到唯物主义的半路上
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以权力制约权力
集法学之大成
广泛而深刻的思索
摘要
    沙利?路易?德?斯贡达?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杰出的思想家,是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行列中,孟德斯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孟德斯鸠生逢路易十四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然而,这个鼎盛的封建肌体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同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这样一个正酝酿着革命风暴的时代,孟德斯鸠作为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孟德斯鸠出身于贵族家庭,祖上几代都是佩剑贵族。孟德斯鸠的高祖父名叫让?德?斯贡达,祖籍贝里,后来迁居到加龙河畔的阿让,购买了“孟德斯鸠领地”。孟德斯鸠的祖父让?巴蒂斯塔?加斯东娶波尔多法院院长迪贝尔奈的女儿为妻,并用新娘的嫁资买下了波尔多法院的一个庭长职务。这个职务世代相传,直到孟德斯鸠。让?巴蒂斯塔?加斯东的第三个儿子雅,就是孟德斯鸠的父亲。他是个军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因不是长子,无权继承爵位和封地,所以一贫如洗。但他于1686年娶玛丽――弗朗索瓦丝?德?贝奈尔为妻,这位名门淑女带来了丰厚的嫁资,包括封地和巨大的拉柏烈德庄园。
    1713年11月15日,父亲去世,孟德斯鸠为奔丧而回到波尔多。作为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大部分产业。有此基础,他于1714年2月买下波尔多高等法院推事一职。1715年3月11日,这位年近25岁的封建领主与一位出身高贵而又家境殷实的贵族小姐订婚。婚礼于同年4月30日在波尔多的圣米歇尔教堂举行。根据婚约,新娘娜?德?拉尔蒂为他带来10万利弗尔的嫁资。婚后,他们生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婚后第二年,孟德斯鸠的伯父让?巴蒂斯特谢世。他将大部产业、爵位和官职都留给侄子沙利?路易。孟德斯鸠的家产剧增。
    孟德斯鸠所任的庭长之职需要处理的日常法律事务十分繁杂。尽管他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严肃认真,但毕竟是个学者型的人物,对诉讼程序并不在行。不过,对他来说,在波尔多高等法院任职本身却是重要的。因为庭长这个职位使他获得了尊严,提高了他的社会地位。在波尔多高等法院任职期间,孟德斯鸠结识了英王詹姆斯二世的私生子、担任过英国将军、西班牙将军和法国元帅的贝里公爵。他在法国期间,是宫廷里众所瞩目的人物,曾多次造访过波尔多高等法院。孟德斯鸠与他成了莫逆之交。后来,正是在这位大名鼎鼎的皇族好友的支持和赞助下,他才得以跻身于巴黎上流社会,顺利地周游欧洲。
    青年时代的孟德斯鸠并不是一个只周旋于官场的封建官僚,也不是只混迹于社交场合的花花公子。他在学术和知识方面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负。在巴黎求学期间,孟德斯鸠对哲学和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波尔多后,他依然保持着对学术研究的兴致。1716年4月,在朋友们的推荐下,当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同年9月,他出资创设了解剖学研究奖。波尔多科学院则选他为1718年度院长,以示感谢。此后若干年内,孟德斯鸠把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向了自然科学。先后在科学院宣读过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的论文,内容广及回声的原因、肾腺的功能、自然史、物体的重力,等等。但这些论文并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孟德斯鸠似乎也不满足于写些易被人遗忘的短篇论文,决心要写出一部能令世人瞩目的宏篇巨著。早在他踏进巴黎社会之后就已开始这方面的准备工作。经过10年左右的酝酿和写作,到1720年,终于完成了一部在整个启蒙运动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著――《波斯人信札》。1721年初问世。P12-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