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国哲学史

法国哲学史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法)丹尼斯·于斯曼(Denis Huisman) 主编;冯俊,郑鸣 译
  • 出版日期: 2015-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104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6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书从中世纪一直论述到二十世纪。外文篇幅达600多页,译成中文接近50万字。介绍了从中世纪法国成为独立国家之后直到当代整个波澜壮阔的思想史,按时间顺序共分为六大部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其间异彩纷呈的学派、烟波浩渺的哲学家及其理论得到了权威而严谨的分析和阐述,逻辑清晰,论述详尽,使读者能够准确把握九百年来法国哲学思想的脉络。即使是在分析一些最深奥隐晦的哲学学说时,也尽可能优先考虑清晰明了、简单易懂。
作者简介
丹尼斯·于斯曼,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巴黎一大教授及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兼职教授,曾主持编撰长达4000多页的《哲学辞典》,合作者多达500多位,其本人也出版过30多部关于思想史的著作。本书作者还包括日内瓦大学中世纪哲学史教授、巴黎索邦大学高等研究实验学院导师、撰写过十五部有关中世纪哲学著作的阿兰·德·里贝拉教授,巴黎一大哲学史荣誉教授克劳德·莫拉利、里昂三大副教授玛丽-弗雷德里克·佩尔格兰和巴黎一大名誉教授、公共教学哲学教师协会主席让-勒弗朗。
冯俊,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哲学院院长。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原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郑鸣,在外文局从事专业笔译13年,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法语教学11年,出版过数百万字的译作,有副译审和副教授职称,并且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国哲学博士学位,现在国际关系学院法语系任系主任。
目录
告读者
总导言
第一章 中世纪
导言
1.约翰·斯各特·爱留根纳:爱尔兰开拓者
2.皮埃尔·阿伯拉尔和十二世纪的巴黎各学派
3.十三世纪巴黎大学的哲学
4.十四世纪:形式论、阿威洛依主义、唯名论
拉乌尔·勒布雷东与意向心理学
约翰·德·冉顿与巴黎的阿威洛依主义
“法国式”唯名论:约翰·布里丹
5.十五世纪
6.宫廷哲学:从“善入”菲利普到“智者”查理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
导言
1.重塑渊源,刨根问底
2.信仰波动
3.解读历史:争端的变数
4.从发明到方法
5.谜语、象征和诠释
6.内在性之路
7.哲学上真正的哥白尼式革命
第三章 十七世纪
导言
1.笛卡尔革命
2.笛卡尔主义的后裔:在忠实和重塑之间
3.处在哲学边缘的冉森派
4.不信教者和信仰自由
5.马勒伯朗士:笛卡尔主义的掘墓人?
第四章 十八世纪
导言
1.英国教训
批判精神的传播
什么是启蒙哲学?
伏尔泰与宽容意识
笛卡尔主义者与牛顿主义者
自然宗教
孟德斯鸠与英国宪法
孔狄亚克与洛克的思想遗产
2.《百科全书》时代
毕丰与自然科学
狄德罗与《百科全书》
狄德罗与唯物论
卢梭与自然人
历史哲学与进步观
美学与品味判断
伦理主义者
十八世纪的多样性
第五章 十九世纪
导言
1.如何给法国大革命下结论?
自由观念的传播
孔狄亚克式分析的成就与局限性
反对大革命与传统主义
“新基督教”与社会问题
法国精神论的诞生
维克多·库赞的时代:折中主义
奥古斯特·孔德:实证主义的创始人
2.科学与宗教
1848年危机与社会哲学
从实证主义到科学主义
精神论的坚持不懈和多样化
康德的批判遗产
对科学的哲学批判
历史批判:泰纳与勒南
生命哲学与进化哲学
第六章 二十世纪
导言
1.采取守势的理性主义
现代哲学的一位代表人物:阿兰
一种激进思想
一种被推广的教学法
莱昂·布伦茨威格:一种科学理想主义
合乎礼仪的思想
与精神拉开距离:加斯东·巴什拉
非学院派构想
灵活的理性主义
想象出来的唯物主义
保管理性的档案员:米歇尔·福柯
2.基督教遗产的哲学化身
布隆代尔:“门槛之辩”
拉维尔:存在的透明度
加布里埃尔·马塞尔:基督教的苏格拉底
伊曼努尔·穆尼埃:一种投身于时代的基督教
西蒙娜·薇依:绝对存在的见证者还是十字架刑罚的爱好者?
泰伊亚·德·夏尔丹(德日进):即将到来的上帝
3.存在及其引发的热情
文学撑起哲学
正统之外的冷眼旁观:让·格雷尼埃
一种关于原则的、本体论上的模棱两可
(存在主义的)教皇:他的辉煌与建树
4.依然且永远的“我思”:现象学的声音
引入者
偏离者
忠实者
对抗
5.法国式无意识:对疯狂的斥责
皮埃尔·雅内
柏格森
闵可夫斯基
拉康
福柯
德勒兹
6.语言学和结构主义
人类学与语言学的化学联姻
从结构主义人类学到结构主义
一个结构主义的花花公子
模仿拉康
散播
和谐与不和谐
7.一个新概念:写作
写作,这是有别于写作的事情
莫里斯·布朗肖
乔治·巴塔耶
安托南·阿尔托的自我描述
萨缪艾尔·贝克特:写作的声音和声音的写作
雅克·德里达:(写作的)哲学祝圣仪式
8.一个生命体的思想,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有性别生命体的思想
一种雄心勃勃的生命本体论:亨利·柏格森
在科学史与生命学说之间:乔治·冈格彦
乔治·巴塔耶:擅自闯入哲学领域的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多余的一性?
拉康:性快乐是一个神话
柏格森的信徒吉尔·德勒兹:在生活与电影之间
米歇尔·福柯:性,是斯芬克司还是求知意愿?
9.诠释历史,干预历史
哲学家是知识分子吗?
马克思主义与参与
《现代》杂志的论战
清醒与盲目:政治上的俄狄浦斯
一部作品:《辩证理性批判》
一场历史性辩论:历史对抗结构
68年5月思潮
硕果累累的批判
取代历史哲学的哲学史
充满危险的旅游
10.难觅的伦理学
勒塞纳:准确性的道德观
柏格森:畅饮两股泉水(同一种道德观的两挡速度)
纳贝尔特:挥之不去的恶
弗拉基米尔·扬凯勒维奇:道德经验小调的无穷弱化
萨特的道德观:“站在缺失的立柱上”
列维纳斯:他者的人道主义
新折中主义
11.社会科学或社会批判?
从杜尔凯姆到莫斯:科学追踪逃避者的过程
巴塔耶与社会学学院
家庭人种学:罗兰·巴特
把马克思请来的人
从一种情境(萨特意义上的)到另一种情境(德波意义上的)
一种回溯到拟像的社会批判:让·波德里亚
追溯理论之源以改变实践:福柯
12.科学的挑战
清点与结算
探寻历史的曲折
形式主义的诱惑
结束语:明天的哲学会怎样?
人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