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书香致远

书香致远

  • 字数: 249.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首都图书馆 编
  • 出版日期: 2015-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60803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邓菊英主编的这本《书香致远》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的精彩演讲,汇集知名专家、学者、出版人、媒体策划者等对读书生活、特定图书或文化等的分析和见解,带人们共同走进阅读的奇妙之旅。
目录
尚读
1 读书点亮人生 徐坤
2 读书改变人生的宽度 王宁/周颖
3 在文字中守望童真――曹文轩谈阅读与创作 曹文轩
4 宝贝儿,让我们一起走进图画书吧 保冬妮
5 让孩子爱上阅读 袁晓峰
品读
6 女性不自主,红颜即祸水――从《水浒》的女人说起 十年砍柴
7 纵情颠覆西行路――解析被误读的《西游记》 穆鸿逸
8 时代、时势造就新女性――《飘》与《乱世佳人》赏析 方位津
9 我的国,你的国,他的国 
10 细枝末节绘人情――现代视野下的《金瓶梅》与《红楼梦》 马瑞芳
11 文学与吃饭与吵架与人生 李敬泽
悦读
12 智者的足迹――走进钱锺书的读书生活 李文俊/叶廷芳/薛鸿时/张佩芬
13 闻风相悦识孔子 薛仁明
14 一个民族的精神灯火――再读鲁迅 孙郁/止庵
15 在文学与真实之间 梁文道/骆以军
16 卡夫卡的眼睛 曾艳兵
耕读
17 智者的足迹――走进钱钟书的读书生活 李文俊/叶廷芳/薛鸿时/张佩芬
18 故纸堆里追寻历史 李辉
19 网络时代的独立书店――从《独立书店,你好!》谈起 薛原/西海固/程三国/萧三郎
20 编书记――好书背后的故事 沈昌文/扬之水/马学海/蒙木
摘要
    读书是一种隐秘的快乐,为什么?为什么不说它是一种公开的快乐?这与我出生和成长的那个年代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我要说的是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不是因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那么我今天就没有资格在这里与大家谈论读书、知识改变命运的问题。身为一名女性,正是因为读书使我个人的命运与我的祖母、母亲那辈人有了很大的不同。我的祖母是个大字不识的东北农村老太太,她在十几岁时就嫁给了我有钱爷爷的家去冲喜,爷爷那时因为身体不好,需要赶紧娶一个小媳妇到家里帮助干活儿。于是,祖母一辈子都是在围着锅台转,生儿育女,她一生都没有迈出过家乡一步,她的活动半径仅有且只有于家庭之内。到了我母亲这一代,比较幸运,赶上了新中国成立,普通的女孩子都有机会读书,她通过个人读书求学的努力,从大连一个叫瓦房店的小县城,考到了省会城市沈阳,并且在沈阳工业学院结识了我的父亲。
    我出生在沈阳,后来读书考学来到北京,从社科院一直辗转到北京作家协会工作。我比母亲和祖母走得更远,来到北京等于是完成了地理意义上的命运迁徙。同时更重要的是,因为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寒窗苦读二十几年,从书籍当中获得了丰富的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往事和今生,对于宗教、哲学,对于种种高科技知识的领悟和体会。正是因为读书获得了知识,有了写作的基本技能,我才能把自己写的书奉献给读者,这一切改变都是读书赐予我的。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那个时代是没有什么书可读的,许多书都成为禁忌,被称为“黄书”打入冷宫,市面上流行的大多是一些没有什么文化价值的书。那时候怎么读书啊?都是偷着去读。我记得在我小时候,除了能看到一些小人书之外,剩下就是偷偷拿一些知青姑姑的书来读。我有三个姑姑,当年都下了乡,我记得每当姑姑她们回城探亲时,都会偷偷带来几本手抄本,像当时的《第二次握手》,《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农夫和蛇》等,那时我刚上一二年级,刚刚识字,看到世上有这么好看的寓言、童话,感觉很好新奇和兴奋。现在回想起来,姑姑她们那一代人是十分可怜的,我大姑已经高中毕业了,那时她是带着高中学历下乡的,但是她还在一笔一画地抄这种应该在小学或是儿童时期就读过的启蒙读物《伊索寓言》,她的字迹很好漂亮,抄在上山下乡时宣传队赠送给她的笔记本里,想来是多么不容易。
    记得我还偷偷地看过我二姑藏在床下的《青春之歌》,那时我大概已上小学三四年级了。《青春之歌》在那时是真正的“黄书”,是不让看的,而我突然间就看到了,当时看得感觉心惊胆战,尤其是好多字都还不认识。我记得有一个细节,《青春之歌》的前半部分描写余永泽与林道静互相缠绵的情景,两个人见面分别时,每次道静出门余永泽都要把她抱在怀里,要“勿上一勿”。那个时候不认识“吻”字,误以为“吻”字读“非诚勿扰”的“勿”,就感觉特别神秘。“勿”是一个什么动作呢?记得大概过了半年多,学会查字典以后,赶紧找到这个字,才知道原来念“吻”,就是两个人的嘴唇接触的意思。这不就是“耍流氓”嘛!那时凡是看到青年男女有身体接触的,都认为是不正经的动作,是耍流氓的行为。于是就觉得这本书简直是天书,突然间懵懵懂懂的,有了一种启蒙的感觉。看到《青春之歌》里林道静又爱上了一个革命小伙卢嘉川的情节:传递情报之后,有晚上,已经很晚了,林道静就很害羞地说:“要不今晚别走了,就住在这儿吧?”看到这儿我感觉特别紧张,突然间听到二姑一声断喝:“谁让你看我的书,小孩伢子看这个黄书干什么?”那个时候,我的整个读书环境就是在这种禁忌之中进行的。而我突破禁忌,不断地搜寻,以一种很好反文化的方式,走过了个体读书的启蒙阶段。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