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近现代名辩学研究

中国近现代名辩学研究

  • 字数: 45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晋荣东 著
  • 出版日期: 2015-08-01
  • 商品条码: 97875325766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晋荣东编著的《中国近现代名辩学研究》设定了历史描述与理论评价的双重目标:在历史描述的层面上,阐明近现代名辩研究兴起的前提条件与主要动因;勾画近现代名辩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以及各自的基本特征;厘清“名辩”一词如何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及其多重含义;考察近现代学者对名辩话语的本质勘定;揭示近现代名辩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在理论评价的层面上,总结近现代名辩研究在名辩话语的本质勘定与研究方法诸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揭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名辩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
目录
《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丛书》总序
导论
一、“名辩”三义
二、研究现状及其问题
三、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历史的先导
第一节先秦名辩及其衰微
一、先秦名辩概览
二、名辩的衰微
第二节诸子学的兴起与名辩复兴的滥觞
一、程智和傅山的名辩研究
二、清代的《墨辩》校勘与注释
三、其他名辩著作的整理
第三节逻辑的名辩化及其影响
一、作为明辨(辩)之道与名理探的Logic
二、作为辨(辩)学的Logic
三、作为名学的Logic
四、对“逻辑名辩化”的质疑
五、从“逻辑名辩化”到“名辩逻辑化”
第四节小结
第二章起步与开拓
第一节名辩著作的辨伪与整理
一、《墨辩》整理与相关争论
二、其他名辩著作的辨伪与校释
第二节“名辩”诸术语的引入与辨析
一、“名辩”的出现与使用
二、“名家”及其相关论争
三、“形名家”、“刑名家”及其他
四、从“别墨”到“后期墨家”
五、“墨经”、“墨辩”和“辩经”
第三节名辩:逻辑与因明之间
一、名辩研究兴起的双重动因
二、名辩与辨(辩)学、名学
三、名辩与形名学、刑名学
四、以逻辑、因明释墨辩
第四节小结
第三章发展与提高
第一节名辩著作的进一步整理
一、名辩著作的系统性整理
二、《墨辩》整理的新成果
三、对其他名辩著作的辨伪与整理
第二节名辩之为思潮
一、“形名学之流衍”与“古名家言”
二、“名辩思潮”的提出
三、思想史、逻辑史与哲学史中的名辩思潮
第三节名辩的逻辑化:范式的确立
一、何谓“名辩”:从自发到自觉
二、“名辩即是逻辑”与范式的确立
三、中国古代逻辑的证成:以墨辩研究为例
第四节小结
第四章复苏与推进
第一节名辩著作整理的新进展
一、《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的编纂出版
二、名家著作的非伪之辩与校释
三、《墨辩》整理的新进展
第二节从“名辩即是逻辑”到“名辩逻辑”
一、“名辩”的重新登场
二、名辩之学与中国古典逻辑
三、哲学史视野中的名辩
四、“名辩逻辑”的提出与使用
第三节名辩逻辑的历史书写
一、名辩逻辑的个案研究
二、五卷本《中国逻辑史》:名辩逻辑史的系统建构
三、名辩逻辑史研究的其他主要成果
第四节小结
第五章反思与深化
第一节名辩著作整理举要
一、《墨辩》整理举要
二、其他名辩著作整理举要
第二节名辩逻辑化:批判与辩护
一、从拒斥“名辩逻辑”到否定“据西释中”
二、传统形式逻辑之外:“名辩逻辑化”的自我扩展
三、“名辩逻辑化”的辩护与中国逻辑史的学科合法性
第三节从“名辩逻辑”到“名辩学”
一、“名学”、“辩学”与“名辩学”的回归
二、名辩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三、名辩学:体系重构的多元尝试
第四节小结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