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影子银行体系

影子银行体系

  • 字数: 19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李俊霞,钟伟 著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4974815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影子银行体系》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欧美影子银行体系,目前不同的学者使用该词汇时,所指向的确切内涵并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厘清欧美国家影子银行体系的基本问题,以期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研究有所借鉴;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因为中关影子银行体系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影子银行体系的本质特征对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界定,并就规模测算、运行机制、风险评估、监管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作者简介
李俊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曾在《宏观经济研究》、《金融世界》、《经济学动态》发表过相关专业文章。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教授、金融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管理》副主编、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银行业转轨和外汇管理体制研究,曾出版《国际发展融资研究》、《金融资本全球化论纲》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为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财政部等承担政策研究项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文献综述
1.2.1对欧美影子银行体系的研究
1.2.2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研究
1.2.3对影子银行体系与银行体系、货币政策相互影响的研究
1.3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3.3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欧美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与规模估测
2.1金融稳定理事会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与规模估测
2.1.1金融稳定理事会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
2.1.2金融稳定理事会界定的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
2.1.3金融稳定理事会对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的估测
2.2纽联储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与规模估测
2.2.1纽联储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
2.2.2纽联储界定的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
2.2.3纽联储对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的估测
2.3欧洲央行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与规模估测
2.3.1欧洲央行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
2.3.2欧洲央行界定的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
2.3.3欧洲央行对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的估测
2.4本章 小结
第3章 欧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
3.1欧美影子银行体系出现的原因
3.1.1货币供给替代的创新
3.1.2资本、税收与会计方面的套利
3.1.3金融自由化与证券化
3.2欧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
3.2.1影子银行信用中介的过程
3.2.2商业银行支持的影子银行体系
3.2.3政府支持的影子银行体系
3.3欧美影子银行体系的两个重要链条
3.3.1欧美影子银行体系重要链条之一:证券化
3.3.2欧美影子银行体系重要链条之二:抵押品中介
3.4本章 小结
第4章 欧美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
4.1期限错配与流动性风险
4.2衍生化与信用错配风险
4.3高杠杆风险
4.4游离于金融安所有渠道之外的场外交易
4.5融资脆弱性及资产质量风险
4.6顺周期性与高关联性
4.7本章 小结
第5章 欧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
5.1欧美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进展
5.2欧美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具体措施
5.2.1与货币市场有关的监管改革
5.2.2与商业银行有关的监管改革
5.2.3与信用市场有关的监管改革
5.3金融稳定理事会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建议
5.4本章 小结
第6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及规模估测
6.1影子银行体系的一般特征分析
6.2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
6.2.1银行理财产品
6.2.2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6.2.3委托贷款
6.2.4信托业务或信托贷款
6.2.5企业债
6.2.6券商资管业务
6.2.7民间借贷
6.2.8担保公司
6.2.9典当行
6.2.10小额贷款公司
6.2.11私募股权基金
6.3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测算
6.4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与社会融资规模比较分析
6.5本章 小结
第7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
7.1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出现的背景与动因
7.1.1宏观环境变化是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7.1.2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和监管套利推动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
7.1.3金融二元结构助推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
7.2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模式
7.2.1银行理财产品的运行模式
7.2.2委托贷款的运行模式
7.2.3未贴现承兑汇票的运行模式
7.2.4信托贷款的运行模式
7.2.5非典型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
7.3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
7.4本章 小结
第8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一)
8.1FSB要求关注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
8.2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积累
8.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快速扩张的风险
8.4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估
8.4.1期限错配风险
8.4.2信用错配风险
8.4.3流动性错配风险
8.4.4收益率错配风险
8.5非典型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
8.6局部性金融风险隐患,但尚无系统性风险
8.7本章 小结
第9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二)
9.1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风险
9.2信托资产投向结构集中的风险
9.2.1基础产业信托产品的风险
9.2.2房地产业信托产品的风险
9.2.3工商企业信托产品的风险
9.2.4金融机构信托产品的风险
9.2.5证券领域信托产品的风险
9.3信托资产的期限结构集中的风险
9.3.1集合信托产品的期限结构
9.3.2单一信托产品的期限结构
9.4信托贷款和商业银行业务密切相连的风险
9.4.1商业银行具有表内资产表外化的需求
9.4.2单一信托的特点决定其成为通道业务的主要形式
9.4.3通道业务的具体操作和发展
9.5本章 小结
第10章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现状与优化建议
10.1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0.2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现状
10.2.1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总体状况
10.2.2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具体措施
10.3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建议
10.3.1防范中国信托业风险的建议
10.3.2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建议
10.4本章 小结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