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读懂中小学生数学学习

读懂中小学生数学学习

  • 字数: 34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春莉,吴正宪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85214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34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读懂中小学生数学学习(错例分析)》在内容和风格上,首先,在理念上具有前瞻性,方法上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了对数学教师科研和教学的指导性;其次,案例选取真实、实用,并系统涵盖小学数学各领域的核心概念,具有教学参考资料的价值;最后,密切和教学设计相配合,让教师真正体会到对教学设计的实际作用。具体的结构安排是第一篇理论与方法这部分以问答的形式来呈现,在回答的时候给出理论的指导,然后举例说明。第二篇案例按年级、核心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梳理出一些核心概念错例分析过程,以及教学设计中如何考虑预设、如何考虑生成。第三篇教学设计篇这部分内容要体现第一篇里提到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教师教学设计的促进用,呈现的是一些优秀的教案及点评。书中的教案要求对于新授课、讲评课提供课堂练习题和后测题中学生错误的分析,另外还涉及一些练习课、复习课、综合实践课的教案,体现出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
张春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全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吴正宪,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数学室主任,北京教科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
目录
总论
第一部分问题篇
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分析学生的错例?
问题2:学生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3:教师应如何看待学生的错误?
问题4:什么样的错误更有分析价值?
问题5:教师如何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类分析?
问题6:错例分析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问题7:错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问题8:谁来做错例分析?
问题9:如何更有效地分析学生的错误?
问题10:如何建立学与教的错例档案?
问题11:教师如何处理集体错误和个体错误的关系?
问题12:面对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教师应该怎么办?
问题13:课上没有什么错误,课下却出现错误,怎么办?
问题14:如何解决学生公式都记得很清楚,但一做题就粗心的问题?
问题15:不同学生的共同错误为教学带来什么?
问题16:如何利用错例分析的结果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问题17: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促进教学?
问题18:如何根据学生的错误设计好的讲练课以及复习课?
问题19:如何在课堂上进行错例讲评?
问题20:如何帮助学生从自己与别人的错例中吸取经验?
第二部分案例篇
20以内的进位加法错例分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错例分析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错例分析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错例分析
数的运算错例分析
分数的意义错例分析
分数乘法错例分析
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错例分析
“面积”单元错例分析
角的度量错例分析
平面图形特征、面积错例分析
观察物体错例分析
圆的错例分析
圆柱圆锥单元错例分析
“统计”单元错例分析
可能性错例分析
统计和可能性错例分析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篇
回收废品: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解决
乘法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植树问题
用字母表示数
通分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一模一样”与“接近重合”一样吗?——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量出来的面积
在变与不变中对比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复习课
圆锥体积公式推导
“几何知识的复习——体积”教学设计
神奇的圆
分类与整理
可能性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