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唐诗三百首(青少版)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作者: 孙洙
出版日期: 2015-07-01
商品条码: 9787204115976
版次: 1
页数: 188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1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目前的奇迹。
自唐朝以后,唐诗的总集、选集多达上百种,而影响优选的非这本《唐诗三百首》(作者:孙洙)莫属。该书由清代乾隆年间的孙洙(别号蘅塘退士)选辑而成,当时是作为家塾课本,是儿童学习唐诗的入门读物。这个选本历久不衰,至今仍是最受大众欢迎的普及读本。编者将《唐诗三百首》隆重推荐给广大读者。
目录
五言古诗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佳人
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寻西山隐者不遇
贼退示官吏?并序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 郊
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古 意
送陈章甫
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
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篥歌
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
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
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寄韩谏议注
古柏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山 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渔 翁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七言乐府
燕歌行?并序
古从军行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蜀道难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其二
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其二
将进酒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五言律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望月怀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并序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杂诗
题大庾岭北驿
次北固山下
破山寺后禅院
寄左省杜拾遗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溶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春 望
月 夜
七言律诗
黄鹤楼
行经华阴
望蓟门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送魏万之京
登金陵凤凰台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
贬长沙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
大明宫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
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积雨辋川庄作
赠郭给事
蜀 相
客 至
野 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 高
摘要
五言古诗
感遇?其一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1.葳蕤:枝叶繁盛。
2.桂华:桂花。
3.生意:生机。
4.自尔:自然地。
5.林栖者:山林隐士。
6.闻风:闻到芳香。
7.坐:因。
8.本心:本性。
【译文】
春日兰卉纷披翠叶,秋来月桂皎洁盈枝。这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意,自然谐合着佳节良时。谁料想山林隐士无端赏爱,闻到了幽香便悦慕风姿。草木芬馨原本出自天性,何必要美人采佩才显芳菲。
【赏析】
这首哲理诗是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后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于政事,贬斥张九龄,宠任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是十分不满的,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写了《感遇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此”解,即代表“葳蕤”和“皎洁”。)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
起首四句,单写兰桂而不写人,但第五句却用“谁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就把这章中的“闻风”毫不费力地拉来用了,用得这样恰如其分,用得这样自然,用得这样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典故,这也是值得一提的。
最后二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何求”又作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么,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却不顺此理而下,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很清楚,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分,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全诗的主旨,到此方才点明;而文章脉络也一贯到底。上文的“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与这里的“草木有本心”互为照应;上文的“谁知林栖者,闻风尘相悦”,又与“美人折”同意相见。这最后十个字,总结上文,滴水不漏。
古体诗而只写八句,算是短小的了,而张九龄在寥寥短章中,狮子搏兔,也用全力。诗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转,七八句是合,结构严谨。而且做到了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比兴手法,词意和平温雅,不微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
【诗人简介】
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长安进士,为右拾遗,官至尚书丞相,后贬荆州长史,以正直敢言见称。曾参劾安禄山狼子野心,玄宗却说他“误害忠良”;又见忌于李林甫。罢相后四年,他就死了。时人认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而用李林甫,是唐代政局治乱的分界。他的诗劲练质朴,寄托深远,洗尽六朝铅华,《唐音癸签》评为“首创清淡之派”,对王孟诗派也颇有影响。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