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鸟的故事

鸟的故事

  • 字数: 1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龚勋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1564584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12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空中猛禽、滑翔优选、森林医生、南极主人……各种各样的乌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龚勋编写的《鸟的故事(彩图版)》中200多个趣味盎然的知识点,近400幅精彩绝伦的摄影和手绘图片,将带领小读者零距离探秘鸟类世界,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目录
第一章 鸟类概述
认识鸟类
飞行的秘密
它们的羽毛
它们的感官
食物与觅食
筑巢绝技
求偶与繁殖
迁徙之谜
鸟类居所
第二章 不会飞的鸟
鸵鸟:奔跑健将
鸵鸟同类:小胸骨一族
企鹅:南极“绅士”
第三章 游禽和涉禽
海鸥:海上导航员
燕鸥:夏日里的“大忙人”
天鹅:爱之天使
鸭:扁嘴巴游泳高手
大雁:守纪之师
信天翁:滑翔冠军
鹈鹕:捕鱼高手
鸬鹚:渔民好帮手
军舰鸟:鸟中强盗
海燕:暴风雨中的强者
鹤:优雅的舞者
鹭:聪明小机灵
火烈鸟:迎宾小姐
鹳:鸟之“淑女”
鹦:弯嘴巨人
第四章 陆禽和攀禽
鸽子:人类信使
沙鸡:荒漠群居者
孔雀:鸟中“美人”
火鸡:上帝的礼物
啄木鸟:森林医生
鹦鹉:口技大师
杜鹃:有“心计”的寄生鸟
雨燕:飞行高手
蜂鸟:身小如蜂
翠鸟:河塘渔郎
巨嘴鸟:天生大嘴巴
戴胜:不讲卫生的“臭姑姑”
第五章 猛禽
鹰:空中霸主
雕:高空捕食王
鹫:腐肉清道夫
鹗:黑夜猎手
其他猛禽:各有撒手锏
第六章 鸣禽
伯劳:劳动模范
喜鹊:报喜专家
鸟鸦:我得罪了谁
黄鹂:金衣公主
百灵:妙歌仙子
燕子:报春使者
画眉:鸟中“闺秀”
麻雀:我不是害鸟
织布鸟:筑巢巧匠
山雀:“小不点”灭害王
椋鸟:模仿高手
夜莺:夜间歌者
极乐鸟:鸟中凤凰
摘要
    鸵鸟的双腿粗壮有力,强健结实,可以跳到约3.5米的高度,足以称得上是鸟类中的跳高优选。同时,鸵鸟还是一名长跑健将,奔跑时一步能跨越8米的距离,每小时可奔跑70千米,所以它接近可以用奔跑来代替飞行。
    在鸵鸟的婚育季节,成年的雄鸵鸟会坐在雌鸵鸟的前面,张开翅膀,像扇子般上下振翅,以打动雌鸵鸟。群族中的数只雌鸵鸟会在同一巢穴里产卵,产下的鸵鸟蛋有20厘米长。筑巢和孵卵都是雌鸵鸟的任务。孵化后的幼鸟跟成年公鸡一样大小,并且能马上行走。
    鸵鸟粗壮有力、擅于奔跑的双腿和展开后巨大的翅膀,都能吓阻并击退敌人,必要时还能顺利逃走。
    会飞行的鸟类都拥有较大的胸骨。鸵鸟在远古时代也能飞行,但不久即到地上生活,胸骨也逐渐缩小。根据“胸骨小”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认识许多鸵鸟的同类,它们大多身形庞大,如古代时的恐鸟、隆鸟以及现存的美洲鸵鸟、鸸鹋、几维鸟等。
    恐鸟是新西兰历目前生存过的鸵鸟同类,隆鸟则于数百年前生存在马达加斯加岛。它们的身形都比鸵鸟高大,且脖子较长,有羽毛覆盖,而不像鸵鸟那样脖子是秃裸的。此外,它们都有三根脚趾。因为人类的大量捕食,恐鸟和隆乌分别于19世纪和17世纪惨遭灭绝。
    美洲鸵鸟是美洲大陆上优选的鸟类,其形态与非洲鸵鸟很相像,具有较小的头部、细长的脖颈、弧形的背脊、徒有虚名的翅膀和长长的腿,但体形比非洲鸵鸟略小且显得纤细。美洲鸵鸟身体呈灰褐色,脚上同样具有三趾。
    鸸鹋同样身形庞大,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它们形似鸵鸟,但体形相对较小,体高约1.5米,嘴短而扁,羽毛呈灰色或褐色,脚有三趾,腿长善走。鸸鹋主要以树木和草类为食物。遇到干旱,树木和草类干枯而死时,它们会转向田地,破坏农作物,因此成为农民们所怨恨的鸟。
    在常年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居住着一群身穿“燕尾服”的可爱“绅士”,它们就是南极的主人――企鹅。企鹅是一种海洋性鸟类,以捕食鱼类为生。经过顽强的生存竞争,企鹅逐渐适
    应了南极恶劣的环境。
    南极的大力度优惠气温接近一90℃,企鹅为什/厶不怕冷呢宁原来企鹅有四层“衣服”:很外面一层是紧密防水的油性羽毛;第二层是羽毛下绝缘保暖的空气;第三层是皮肤;第四层是厚达3厘米的皮下脂肪。有了这四层“衣服”,企鹅当然就不怕冷了。
    企鹅流线型的身体和桨状的翅膀使得它们擅长游泳和戈0水。它们每小时可游10~15千米。为了躲避大型猛兽的追杀,它们还会跃起2米多高,在冰面上滑行。
    终年被白雪覆盖的南极洲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可是生活在这里的企鹅却不会迷路。科学家曾把5只成年企鹅转移到离它们巢穴1900千米远的某海峡附近放掉,结果10个月后,它们都回到了自己原来的筑巢地。P23-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