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回归

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回归

  • 字数: 3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焦毅强,焦舰 著
  • 出版日期: 2015-07-01
  • 商品条码: 9787112176496
  • 版次: 1
  • 开本: 12开
  • 页数: 15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天人同构”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造思想。
焦毅强、焦舰编写的《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回归--人与自然共同构筑环境》是父女两代建筑师围绕“天人同构”这一思想,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建筑研究和设计实践所作的思考和讨论。全书内容涉猎广泛,从城市到绿色建筑,从文化的溯源到具体建造活动的一砖一石的铺砌、从宗教、哲学到个人的感悟等。
书中插图均是作者的画作,是对“天人同构”思想的艺术性表达,它和文字内容融为一体。
本书可供广大建筑师、建筑院校师生、建筑文化艺术爱好者等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焦毅强,法号贤苦(龙泉寺居士)1945年生于天津,1964年天津南开中学毕业,1970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马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原首席总建筑师。
焦舰
199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工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绿色建筑研究所所长。
目录
序 中国佛学院第一副院长 学诚
前言
上篇:天人同构
一、天人同构
(一)人性的回归与传统文化的复生
(二)“天人同构”在龙泉寺
(三)“天人感应”观
(四)中国建筑的景愈藏则境愈深
(五)舍形体而穷妙用
(六)“天人同构”构的是“空体”
(七)“天人同构”中天与人的沟通
(八)“天人同构”在佛教中体现了大光明
(九)“天人同构”的人文
含义对当今的科学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同构”
(一)颐和园的“天人同构”
(二)“天人同构”的院落
(三)“天人同构”从“空体”入手进行设计
下篇:广大而精微——天人同构中的建筑师
一、从天上到人间
(一)从万米高空俯瞰
(二)为什么设计
(三)自己的家
二、人间的城市
(一)双城记
(二)城市公共空间
三、此时此刻
(一)西方建筑的趋向:“小和少”的主义
(二)无我的建筑师
四、寻找桃花源
(一)桂离宫与Farnsworth住宅
(二)龙泉寺与“佛教建筑学”
附录 绿色的呼唤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