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理司马

心理司马

  • 字数: 3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 作者: 陈禹安 著
  • 出版日期: 2015-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68068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年轻时他心存理想,却在乱世中屡遭险境;从曹操、曹丕到曹叡,他辅佐曹氏三代,渐渐摸索出权力之道;逆境中坚忍不发,出手时残忍无情,他是用兵和政治的绝顶高手——司马懿是三国时代的大赢家,但他为生存而孤独挣扎的曲折心路又有谁知道?
陈禹安编著的《心理司马》运用社会心理学,分析了司马懿的心理蜕变过程。董卓和曹操曾在他心中投下恐怖的阴影,求生的本能改变了他对残忍的理解;他想施展抱负却遭冷待,转而在暗中揣摩出权力的秘密。逆境重重的世界,让他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忍耐,也磨砺了果决和残忍的性格。他从一个单纯的儒家信徒,很终蜕变为心机深沉似海的乱世赢家。在权力无处不在的世界,司马懿的心战之路,给身处逆境的人带来后来居上的强大力量!
作者简介
陈禹安,心理管理学家、“心理说史”首创者、多家商业经济类核心期刊专栏作者、宁波大学兼职教授。其著作分为“心理说史”“心理管理”两大类,主要作品有“心理三国三部曲”(《心理关羽》《心理诸葛》《心理曹操》)“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心理乔布斯》《人性之根:互联网思想的本质》《激励相对论》《麦当劳悖论》《谁主宝洁沉浮》《海底捞能捞多久》等,共计20余部。其中“心理说史”系列多部作品已在两岸三地(大陆、香港、台湾)以及韩国等地出版。
目录
司马出仕
1.拒绝需要大智慧
2.试探与反试探
3.源自误解的偏见
4.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5.再一次犯了大错
6.被打入了冷宫
边缘人物
7.起点是很重要的
8.在鳄鱼身边生存
9.残酷的竞争开始了
10.对权力的思考
11.对残忍习以为常
12.顽固的靠前印象
13.接连救了两个赛点
14.大师级的智慧
15.悲欣交集的境遇
托孤重臣
16.又一次残忍的洗礼
17.生活才刚刚开始
18.自信是不错悍的资本
19.一次失败的劝进
20.摆脱恶梦的诅咒
21.受之有愧的奖赏
22.很毒辣的催化剂
23.揭开权力的秘密
24.高手的隔空过招
25.一场家庭绝食风波
126.权力的快感与代价
棋逢对手
27.心灵扭曲的报复
28.老狗开耍新把戏
29.谣言一句胜千军
30.胜利带来的副作用
31.不错大脑的博弈
32.到底是只什么鸟
33.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34.只有神才能与神较量
35.置之死地而后死
36.超高智商的游戏
37.都是嫉妒惹的祸
38.出人意料的慷慨
39.不够坚定的教训
40.赌注里的大秘密
41.把漏洞“发扬光大”
42.一封闪烁其词的信
43.兵以食为天
44.用坚忍回应激将
45.笑到很后的忍者
扫平辽东
46.走上了父亲的老路
47.终于等来新机会
48.依样也难画葫芦
49.两道奇怪的诏令
50.优选智慧的托孤
谒陵之变
51.权力是个魔术师
52.阴沟里翻了大船
53.小题大做的权斗
54.再玩一次装病的游戏
55.炉火纯青的表演
56.等了十年的机会
57.当智囊遇到酒囊
58.杀到一个都不留
59.踩刹车而不是踩油门
60.顺势而为的智慧
本书心理学精要
后记
摘要
    1.拒绝需要大智慧
    傲慢与偏见往往会导致人们在自以为正确的情况下错失良机。司马懿就是这样断然拒绝了曹操的征召。
    不过,他的运气似乎还不错。七年之后,曹操的使者又一次登门请他出山。
    这不得不让人们相信,拒绝往往就是诱引的代名词。不过,在整个三国中,*擅长这一手法的并非司马懿,而是诸葛亮。
    诸葛亮隐居隆中,摆出了一副绝不想出山的架势,对求贤若渴的刘备避而不见。这反而让刘备更加坚定地想要得到诸葛亮。他一再亲自登门,连吃两记闭门羹后,终于在第三次见到了诸葛亮的真颜。刘备折节下交,盛情相邀,诸葛亮这才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巧合的是,刘备“三顾茅庐”和曹操“二请司马懿”发生的时间就在前后脚。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从隆中卧龙岗请出了诸葛亮。不到一年后,刚刚荣任大汉丞相的曹操也再度派出了延请司马懿的使者。
    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个日后分别接替曹操和刘备而成为直接对手的三国风云人物,几乎在同一时间登上了东汉末年变幻莫测的历史舞台。这也许不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司马懿和诸葛亮能力不相上下,而且年岁相仿。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二十八岁,司马懿比他大两岁,正好是三十而立。
    看起来,曹操和刘备这两个敌对阵营同时上演了“求贤若渴”的一幕。但其实大大不然。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职业生涯之旅,有着一个相似的开头,但却走向了接近不同的历程,而*终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
    诸葛亮一出山,就是星光灿烂。刘备请他担任军师一职,放手将军政大权交给了他。而司马懿却是星光黯淡,曹操并不怎么待见他,只是安排他担任丞相府的文学掾。文学掾不过是一个品秩很低的小小文吏,和诸葛亮一步到位获得的高管职位接近不可同日而语。
    既然曹操并不重用司马懿,为什么却又要在时隔七年后,再次派人延请他呢?
    事实上,曹操在派出使者的时候,还曾经特别交代过一句:“如果司马懿还是抗命不来,就直接把他捆起来,押到监狱问罪。”(原文为:若复盘桓,便收之。)
    类似的话,在刘备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当时,张飞陪同刘备二次延请诸葛亮不得后,十分生气,对刘备说:“哥哥,你这一次不要自己去了。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就将他缚来见你。”
    但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张飞说的,并不代表刘备自己的意思。而一个却是曹操本人说的,正是他内心意图的真实表现。
    话语的背后,是掩藏不住的负面情绪。这其实已经说明,曹操对司马懿前一次的拒绝始终是耿耿于怀的。
    曹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反应呢?
    这还要从曹操当时的人生状态说起。
    曹操**次征召司马懿的时候,正好攀上了他人生的**个*峰。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与袁绍对抗,在极为不利的情势下,浴血奋战,以弱胜强,竟然击败了实力*为雄厚的袁绍。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战争**一次奇迹般的胜利,也从此确立了曹操傲视天下的霸主地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重大的成功会极大地提升人的自尊。曹操本来就是一个喜怒均形于色,胜必骄,败不馁的激情之人。在这巨大的胜果刺激下,曹操当然是兴高采烈,志得意满了。
    被曹操控制的汉献帝随即提升曹操担任司空。司空和太尉、司徒并称为“三公”,是东汉时期位爵*尊的官职。三公拥有的一项特权就是可以自行开府,征辟僚属。也就是说,曹操当了司空之后,就有权力在全天下的范围内征召他认为是贤良的人才,作为他的掾属,为他个人效力,而无须经过皇帝的批准。
    这一项特权,足以炫示曹操奋斗有成的优越感。曹操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于是,他开始大举征召贤才。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生有八个儿子。老大是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是老二,字仲达。接下来是老三司马孚,字叔达;老四司马馗,字季达:老五司马恂,字显达;老六司马进,字惠达;老七司马通,字雅达;老八司马敏,字幼达。
    司马防的这八个儿子,个个才能出众,因为每个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达”字,时人雅称为“八达”,名动天下。
    曹操刚刚出仕的时候,曾受过司马防的提携。当时,司马防担任京兆尹之职,他大力举荐曹操,曹操也因此迈出了漫漫仕途的**步,担任京都洛阳的北部县尉。曹操因为和司马防有过这样一段的渊源,所以早就听说了“司马八达”的美名。
    当曹操拥有了自辟僚属的权力后,他立即就想到了司马八达中的老大司马朗。这时,司马朗已经三十一岁了。对于渴望三十而立的司马朗来说,曹操的征召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东汉末年自董卓作乱以来,战争频仍,很多像司马朗这样身怀大才的年轻人都失去了正常的仕进之路。
    曹操在击败袁绍后,一时间人望高涨。所以,司马朗毫不犹豫就接受了曹操的邀请。
    司马朗随后表现出来的品性才干让曹操十分满意。他的弟弟司马懿也已经二十三岁了,曹操不由求贤若渴,向司马懿发出了热烈的邀请。
    但是,曹操绝没有想到,自己的热脸贴到了司马懿的冷屁股上――司马懿竟然断然拒绝了他的盛情相邀!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