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活到100岁

活到100岁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上海新闻广播《活到100岁》节目组 组编
  • 出版日期: 2015-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78263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上海新闻广播活到100岁节目组编著的《活到100岁》是上海新闻广播的一档经典节目,该节目长期邀请上海各大医院知名专科医生为广大民众提供各种健康资讯,并给予医疗保健建议,自开播以来,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和欢迎。为了更好地将节目中各医学专家有关慢性病、多发病防治的信息普惠大众,节目组特将该节目近四年来的精华内容进行筛选整理,精编成书。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中老年人健康管理及疾病防治需求日益迫切,而面对海量信息,他们难以获得很好不错、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为此,本书紧紧围绕人体十大重要脏器的常见慢性病、多发病,汇集了上海地区各大医院各个科室的很好不错医学专家,给予专业诊疗经验和保健建议,并进行答疑解惑,旨在帮助大众提高自我防病治病的保健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去粗取精,从多个角度获得医学专家的很好不错指导。
本书从“全科”的角度出发,体现众多品质医疗专家的很好不错观点,内容科学,通俗易懂又实用好用。
目录

关键词 冠心病
01 认识冠心病谈谈心绞痛(侯旭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02 把握急性心肌梗死前的预兆(张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03 急性心肌梗死日常如何预防和急救(徐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04 心肌梗死后,受伤的心脏需要静养吗(张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05 胸痛的预防和急救(王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06 心动过缓――心脏起搏器来帮忙(李若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关键词 高血压
07 高血压知多少(朱彦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08 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石(吴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09 高血压患者适合哪些运动(唐晓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0 高血压治疗的认识误区及原则(许之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关键词 高血脂动脉硬化
11 谈谈高血脂(苏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12 如何早期诊治动脉粥样硬化(沈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3 如何清斑块、通血管(黄冬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4 动脉瘤――隐匿的不定时炸弹(张纪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关键词 中风
01 中风的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马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02 关注颈动脉预防脑梗死(万杰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03 中风后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和原则(郭春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04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如何安排(付剑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关键词 帕金森病
05 如何正确认识帕金森病(吴云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06 颤抖,就一定是帕金森病吗(刘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关键词 哮喘
01 不容忽视的特殊咳嗽(曹卫军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02 如何预防过敏性哮喘(商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03 支气管哮喘的防治误区及正确措施(王桂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关键词 慢阻肺
04 警惕不动声色的呼吸道杀手(黄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05 这样防治“老慢支”最科学(陈宇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06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与应对(徐金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关键词 肺部结节
07 肺部小结节:我们该如何认识它(沈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08 别让“磨玻璃样阴影”蒙蔽了眼睛(叶剑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关键词 肺癌
09 肺癌的个体化治疗(陆舜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10 警惕肺癌的早期信号(徐建芳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胃肠
关键词 胃炎
01 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感染(虞阳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02 萎缩性胃炎的预防关键与治疗原则(曾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胃癌
03 关注早期胃肠道肿瘤(杨长青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04 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引起胃癌(万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大肠癌
05 大肠癌早发现、早诊治效果好(蔡三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06 如何从饮食上降低肠癌的风险(韩俊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肝胆
关键词 脂肪肝
01 应对脂肪肝,你做对了吗(陈源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关键词 胆囊结石
02 胆囊内结石怎么办(向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03 钥匙孔里的手术(蔡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关键词 肝胆肿瘤
04 正确预防远离肝癌(钟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05 胆道恶性肿瘤的诱因与防治(王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关键词 慢性肾病
01 怎样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疾病(叶志斌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02 慢性肾病饮食中不应忽视的问题(袁伟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痛风
03 高尿酸血症、痛风的防治(曹烨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键词 肾癌
04 肾脏占位有多可怕(沈兵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05 肾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王林辉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甲状腺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01 甲状腺结节为何如此多(冯晓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02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对待甲状腺结节(陈向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03 甲状腺结节要不要做手术(王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关键词 甲状腺眼病
04 甲状腺相关的眼病(魏锐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05 认识甲状腺癌(王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胰腺
关键词 糖尿病
01 糖尿病认识误区(阚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02 血糖监测指标大音0析(周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03 糖尿病的治疗(殷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04 重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殷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0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什么(周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06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技巧(阚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关键词 胰腺肿瘤
07 不明原因的腰背痛,需警惕胰腺肿瘤(赵洪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前列腺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01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何家扬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关键词 前列腺癌
02 老年男性健康的“隐形杀手”(卢慕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03 前列腺穿刺是否需要做(卢慕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04 摆脱前列腺癌的“魔咒”(叶定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关键词 骨质疏松
01 警惕老年骨质疏松(王奇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02 预防骨质疏松的“四驾马车”(程群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关键词 颈肩腰腿痛
03 呵护脊柱――远离颈肩腰腿痛(程黎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04 中老年人颈腰痛的防治(张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关键词 关节炎
05 综合干预让关节不再畸形(何东仪上海市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06 膝骨关节炎手术方式与时机选择(肖涟波上海市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键词 骨折
07 怎样预防老年人骨折(王建东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骨肿瘤
08 警惕骨肿瘤(蔡郑东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
    04 心肌梗死后,受伤的心脏需要静养吗
    专家介绍
    张敏 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冠心病的综合防治。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下午。
    李先生今年53岁,是一家国企职工,平时应酬多,生活不规律,吸烟几十年了。平时身体还算硬朗,但某天在繁忙的工作中突发心前区闷痛难忍,伴大汗淋漓。同事将他及时送到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医院及时抢救并开通了梗死的血管,放了心脏支架。一周后,李先生顺利出院。
    但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李先生心有余悸,出院后患了“运动恐惧症”。他想自己是心肌梗死的患者,虽然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但毕竟心脏已经梗死过了,受伤的心脏能经受得住运动的考验吗?于是李先生出院后过得相当小心,服药规律,还特意办理了大病提前退休,平时在家卧床休息,静养为主。一个月后,李先生常常感到胸闷,心前区刺痛感,对身体上的任何不适焦虑不已,并出现食欲减退、全身乏力、动则气促的表现。为此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我的专家门诊就诊。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及血清学检查心功能都在正常范围,不考虑血管再梗死及心力衰竭导致的症状。以我多年从事心脏重症监护工作及对大量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随访的经验,其实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在我的专家门诊上很好常见,很多患者对心肌梗死后如何运动的理解存在误区。
    心肌梗死后可以运动吗
    为了防治心血管疾病,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联合美国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组织专家组,根据近年来的多项临床证据,制订了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健活方式指南,目的在于评估心血管事件风险、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脂和肥胖等,体育锻炼成为预防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后再梗死及心脏不良事件的重要环节。大量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减少冠心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得益于其对血脂、脂蛋白、血压和血糖控制的获益。大型观测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较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可降低许多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的发病率并延长寿命。并且体力活动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很近一项分析估计,积极体力活动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6%,平均寿命增加0.68岁。其机制是体力活动可以通过调节血脂和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小贴士: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其作用机制中约27%与降压作用有关,19%与其降低传统血脂水平有关,16%与其降低新型血脂水平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冠心病患者有氧运动建议是每周3~4次,平均每次持续4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力活动。研究发现约消耗12个代谢当量的运动量才能影响血脂和血压水平,对健康形成有利的影响,即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如快步走等,更多的运动量会带来更多的获益。
    心肌梗死后如何控制运动量
    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后的患者适量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同样可以促进心脏的康复,使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再梗死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下降28%。同时,运动还有助于情绪调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心肌梗死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明显减少,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由于情绪因素导致的非特异性症状,比如心前区刺痛感、胸部烦闷不适等。
    对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运动锻炼应掌握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过量过早的运动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适度合理、循序渐进地运动,可增加心血管储备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增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运动后机体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室颤阈值升高,降低心律失常和猝死危险。运动量以不引起气喘、心悸、头晕等为指标。如果运动后脉搏大于休息时20次/分钟,收缩压降低大于15毫米汞柱,运动应减量;如果脉搏增加不大,运动量可适当增加。适合心肌梗死患者的一些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如无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后无不良反应,心肌梗死1~3个月后推荐逐渐达到上述ACC/AHA指南所要求的运动量。
    李先生在我门诊随访多次后,我对他的运动锻炼做了详细的指导,建议他适度活动,放松心情。李先生听从了建议,学习了太极拳,并坚持每天早晨去公园里散步,循序渐进,运动量逐渐增加。3个月后,李先生的种种不适症状接近消失。
    P11-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