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六朝辞赋史

六朝辞赋史

  • 字数: 49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王琳 著;范子烨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00814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5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套书全面、细致、深入地整合了当下中古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近期新、最权威成果,力求通过文学与文化研究辐射中国中古时期社会的整体风貌。本项目包括编年体文学史形态的研究、中古家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文学与文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文学语言的研究、佛教与文学之关系的研究、专体文学史的研究等13个专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王琳,生于内蒙古包头市。曾先后就读于湘潭大学、河南大学,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教学与研究,兼及古代区域文化和历史地理学研究。出版论著有《西汉文章论稿》《齐鲁文人与六朝文风》等。
范子烨,1964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嫩江县;1994年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理事,中国《文选》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曾出版《悠然望南山――文化视域中的陶渊明》等学术著作四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目录
导论
一、六朝赋风盛况概说
二、六朝赋的纵向考察:对汉赋的继承和超越
三、六朝赋的横向考察:与六朝诗歌的互动
第一章 三国辞赋
第一节 汉魏之际赋风的巨变及其示范意义
第二节 王粲与建安诸子辞赋
第三节 曹丕与曹植辞赋
第四节 何晏于太和、青龙之际辞赋
第五节 阮籍与竹林名士辞赋
一、魏末之赋首阮籍
二、嵇康
三、向秀与刘伶
第六节 吴、蜀文士辞赋
第二章 两晋辞赋(上)
第一节 西晋辞赋创作的兴盛
第二节 成公绥等晋初赋家
第三节 潘岳辞赋
一、抒情赋
二、纪行赋
三、咏物赋
第四节 陆机与陆云辞赋
一、陆机辞赋
二、陆云辞赋
第五节 左思兄妹及其他赋家
第三章 两晋辞赋(下)
第一节 鲁褒等的刺世赋与束皙的民间生活赋
第二节 木华等的山水景物赋及其他作品
第三节 郭璞与两晋交替之际辞赋
第四节 孙绰与东晋中期辞赋
第五节 陶渊明与东晋晚期辞赋
第四章 南朝辞赋(上)
第一节 南朝赋风的衰变
第二节 宋初台阁权臣及其他赋家
第三节 谢灵运与谢氏文人辞赋
第四节 鲍照辞赋
第五节 江淹辞赋
第五章 南朝辞赋(下)
第一节 张融与孔稚硅辞赋
第二节 “竟陵八友”与南齐至梁前期辞赋
第三节 刘勰的赋论与萧统的赋选
第四节 萧纲与梁后期辞赋
一、萧纲及徐陵
二、萧绎
三、张缵、萧謦
第五节 沈炯与陈代辞赋
第六章 南北赋风的融合
第一节 北朝辞赋的发展及南北赋风的差异(上)
第二节 北朝辞赋的发展及南北赋风的差异(下)
第三节 南北赋风的集大成作家:庾信
一、前期作品的特点
二、后期名赋
三、《哀江南赋》及后期作品整体特征
附录
《淮南子》的辞赋化趋向及其他
追步前贤,不乏创变:扬雄赋略论
楚汉魏晋辞赋写景述要
汉魏六朝纪行赋的“因地及史”特色
魏晋人对大赋的态度及魏晋大赋的地位
六朝“赋序”简论
西晋辞赋观简论
葛洪与辞赋――以其创作中的辞赋化倾向为中心
六朝各体文章之辞赋化趋向补述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