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当我老了的时候
字数: 220.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作者: 苏雪林 著;叶君 主编
出版日期: 2015-07-01
商品条码: 9787531734673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54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3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苏雪林小说、散文作品的代表作,内容涉及海外生活、家庭往事、文坛人际以及日常所思所感,流露出作家充沛的才情和鲜明的艺术个性。并附有同时代人评说、回忆苏雪林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苏雪林。
作者简介
苏雪林,原名苏小梅,字雪林。一生从事教育,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在《楚辞》研究上造诣颇深;同时笔耕不辍,各体皆擅,被誉为“文坛常青树”。
目录
小说
母亲的南归
光荣的胜仗
法京游览与归国
鸽儿的通信
小小银翅蝴蝶故事
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之二
小猫
偷头
黄石斋在金陵狱
蝉蜕
丁魁楚
森林竞技会
绿天
散文
黄海游踪
青岛的树
花都漫拾
培丹伦岩穴探奇
罗马的地下墓道
彭贝依古城的凭吊
来梦湖上的养疴
巴黎圣心院
青春
中年
老年
当我老了的时候
林琴南先生
悼女教育家杨荫榆先生
适之先生和我的关系
幽默大师论幽默
陈源教授逸事
北风
关于庐隐的回忆
冰心女士的小诗
儿时影事
我的父亲
母亲
怀念姊妹家庭
附录
送雪林告别杏坛/谢冰莹
我所了解的苏先生/唐亦男
摘要
母亲的南归
醒秋一夜翻来覆去地不曾好好安睡。她本来是和母亲对床而眠的,母亲的床,和她的床,相去不过六七尺远。她听见母亲帐中微微有鼾声,很调匀,很沉酣,有时衾褥轻轻转动一下,像母亲在梦中翻身,知道母亲正在沉睡。平常的时候,醒秋若是睡不着,必定唤醒母亲,母女两个谈谈日间的事,或过去的一切,消遣那漫漫的长夜;但今天晚上,醒秋却不敢唤她,因为母亲明天要乘火车到天津,到天津后改搭海轮回南,在路上有几天难受的颠顿,所以今夜必得让母亲好好安睡。
醒秋越是睡不着,心里便越是烦躁,她血管里的血也像她脑海里的思潮一般,翻腾进沸个不住,结果浑身发热,太阳穴的筋掣掣地跳动,再也不能在被窝里躺着了。她轻轻掀去被的半边,将身子靠着枕头坐起,两眼望着那微朦夜色的纱窗,一动不动地发怔。
这时候,胡同里的车马声和远处喧哗的市声,早已寂静,不过有时听见巡警喝问半夜尚在街游行的人,又远处风送来的几阵狗吠和一声两声小孩的啼哭,除此之外,外边真是万籁俱绝,大地像死了一般。但室中各种细微的声音,却真不少:桌上时钟的滴答滴答,过于干燥的板壁毕毕剥剥地爆裂,鼠儿悉悉索索的走动,飞虫头触窗纱,咚咚似小鼓的响……这些声音,白昼未尝没有,但我们偏偏听不见,更深夜静之际,便加倍的响亮与清晰,一一打人人的耳鼓。这才知道:白昼是“色”的世界,黑夜呢?应该说是“声”的世界了。
醒秋记得去年故乡山中,和母亲睡在她家一间所谓“绿槐书屋”中避暑。那间书屋,是醒秋的祖父在浙江做官时寄钱回家建筑以为归老之计的,位置在半山间。开窗一望,一座十几丈高的青山,几乎伸手可以摸到,松影绿压屋檐,潺?的清泉似乎在枕畔流过。这清绝的影与声,往往把她携带到一个不可知的梦和诗的世界里去。
一夜,醒秋睡不着,便下床打开窗子,向外眺望。那夜的景色直教她永远难于忘却。天粘在四周山峰上似一张剪圆的暗云蓝纸,没有月光,但星光分外明朗,更有许多流萤,飘忽来去,像山的精灵们秉着炬火跳舞,满山熠熠烁烁,碎光流动。夜已三更,空间*常寂静,也没有一丝风,而耳中却听见四山幽籁、萧萧、瑟瑟、寥寥、飕飕,如万箔春蚕之食叶,如风水相激越,如落叶相擦磨。泉声忽高忽低,忽缓忽急,做弄?琮曲调,与夏夜虫声,齐鸣竞奏。这些声响都像是有生命和情感似的,白昼潜伏着,一到夜间便像被什么神秘的金刚钻解放了它们的灵魂,在黑暗中一齐活动起来了。
醒秋的心和耳也似乎得了什么神通,凡世间不能和不易听见的声音,她此时居然能够听见。她仿佛听见松梢露珠的下坠,轻风和树叶温柔的亲吻,飞虫振翅的薨薨之声,繁星的絮语,草木的萌芽,宇宙大灵的叹息。
她坐在窗前,整个身心,沉浸在空灵凄清的感受里,一直到天明。
“明天母亲就要回南去了!”醒秋心里这样想念着,不觉涌起无限恋别的情绪。她的母亲一生没有到过北京,这次为醒秋的三弟完婚,才特别和父亲到京里来。婚事完毕以后,本想在北京好好逍遥一下,因为母亲半生生命都已消磨于大家庭家务的忙碌中间,难得有几时清闲岁月让她享受的。但她在北京还未住上一?个月,祖母却于南方的故乡不住寄信催她回去,说家务没有人照管,她自己又上了年纪,不能操劳的了。母亲对于祖母一向是绝。对服从,奉了严符之后,只好和此生必不能再来的北京作别,决定了南归之计。
醒秋那时在北京高等女子师范读书,因离家太远,只能暑假回乡一次。这一年母亲到京,她没回乡,由学校搬出来和母亲同住。母亲那时是寄居于一个表亲家里――这个表亲论行辈是醒秋的叔父――父亲却寄住在同一条胡同的某一亲戚家。
……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