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

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

  • 字数: 2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郑维维 著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452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7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汉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源于西皮、二黄,早期称“楚腔”等,明清之际兴起于荆襄,流行于湖北境内长江、汉水流域,并传播于湖南、陕西等省,1912年始称汉剧。民国时期,汉剧以汉口为中心长足发展,成为汉上大众娱乐的最主要形式。
本书立足于社会文化史的视野,把艺术史研究和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从城市社会生活的角度去研究汉剧的活动,揭示汉剧生存发展的机制与文化环境,由此深化对汉剧与湖北文化的关系、近代汉口城市生活的认识。本书资料来源主体是民国时期武汉地区报刊,如《汉口导报》、《戏世界》、《罗宾汉报》、《汉口中山日报》等十数种报纸。以此类较少为前人所利用的缩微报刊材料为抓手,一探汉剧在民国时期与汉口社会生活的联系与互动。
作者简介
郑维维,湖北孝感人,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湖北历史与文化、社会文化史。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学习与实践》、《湖北文献》、《艺术探索》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承担《中华文化事典》(武汉大学出版社)、《国学精华读本》(崇文书局)等图书的部分编撰工作,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两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汉剧源流
第一节 汉剧源起与皮黄合流的争议
第二节 汉剧流派传承
第三节 戏码头的繁盛
第四节 汉剧的式微
第五节 汉剧改良
第二章 汉剧戏班的组织与日常营运
第一节 戏班组织形式
第二节 戏班班规
第三节 汉剧戏班角色行当
第四节 戏班日常经营
第五节 戏班竞争
第六节 江湖草台班
第三章 汉剧演出:剧场与观众
第一节 演出场所:从草台、庙台到戏院
第二节 剧场形制及戏具
第三节 演戏时节 与剧目
第四节 演出类型与习俗
第五节 政府对演出的管理
第六节 观众与戏迷
第四章 汉剧艺人的演艺生涯与生活状态
第一节 汉剧艺人演艺生涯
第二节 艺人收入
第三节 艺人生活状态
第四节 汉剧女艺人
第五章 “票友与“玩票
第一节 汉剧票友的成分
第二节 汉剧票友组织
第三节 汉剧票友技艺
第四节 汉剧票友的社会活动
第六章 汉剧科班与同业公会
第一节 汉剧科班
第二节 汉剧同业公会
第七章 汉剧与近代汉口社会变迁
第一节 “武汉的流行歌:汉剧对近代汉口大众娱乐文化的贡献
第二节 汉剧与新兴媒体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