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嬗变与重组

嬗变与重组

  • 字数: 34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孟宪平 著
  • 出版日期: 2014-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412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当代世界相关文化发展的理论为借鉴,结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矛盾和文化任务,并结合我们党的有关文化建设的历史与实践,分析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相关概念和建设要求、建设机制的涵义、功能及构设思路以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体制机制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探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制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文化建设机制的体系构成。
作者简介
孟宪平,河南沈丘县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兼及政治学中的制度建设问题。先后主持3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分别是:“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研究”(08BKS055)、“非制度化生存的负面效应及其治理研究”(10BZZ0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研究”(13BKS075);主持完成1项全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和4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在《光明日报》、《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或摘编转载15篇。著有《以人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领导干部能力研究》、《领导干部心理问题特别调查与解读》等著作。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5项。
目录
导言
第一章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建设任务
第一节社会转型理论概说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转型及社会发展的理解
二、国内学者对社会转型的基本认识
三、国外学者对社会转型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变迁
一、消费文化的崛起
二、大众文化的发展
三、流行文化的兴盛
四、价值观念的变异
五、低俗文化的滥觞
第三节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矛盾和文化任务
一、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矛盾
二、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任务
第二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文化的流变及多维审视
一、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文化范型”
二、文化概念的其他界定形式
三、文化概念多变的基本原因
第二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渊源
一、人类历史上的和谐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共性质料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内容
第三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文化关系
一、一元指导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二、优选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文化的普遍性与阶级性的关系
四、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
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六、“土文化”与“洋文化”的关系
七、核心价值与外围价值的关系
第四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一元指导
二、把握两个要点
三、体现三个结合
四、着眼四个方面
第三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涵义、基本定位和构设思路
第一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涵义、功能及作用机理
一、“机制”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基本涵义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主要特征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作用机理
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运作方式
第二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基本要素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指标体系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基本目标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评价原则
第三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基本定位
一、明确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思想保证
二、高度的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内在精神
三、广泛的文化认同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基本品格
四、独特的文化个性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主要特色
五、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现实要求
第四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构设思路
一、求真务实、立足当代的求是之路
二、和而不同、尊重差异的求同思维
三、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实践方式
四、为我所用、体现特色的借鉴方式
第五节确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提供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文化发展理念
二、提供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发展范式
三、提供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建设思路
第四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第一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机制缺失
一、“物质投入”与“舆论引导”的结合机制不健全
二、“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结合机制不健全
三、文化软实力的“硬化”机制不健全
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协调机制不健全
五、网络文化管理机制不健全
第二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多重责任
一、维护文化边界与推进文化交流
二、捍卫主流意识形态与反对普世价值
三、维护话语权利与推动文化融合
四、保卫文化主权与反对文化霸权
五、维护文化安全与推动文化交流
第三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二、不良文化传统的制约
三、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
第五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借鉴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文化建设机制的启示
一、意识形态的类型及比照
二、意识形态的影响因素
三、意识形态的未来走向
四、现实启示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程、经验及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孕育和萌芽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初步发展与局部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曲折发展与全面实践
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
五、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三节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文化建设举措
一、教育体制:官学、私塾、学校、书院
二、人才制度:养士、取士与用士
三、交流机制:包容、借鉴、交流
四、文化专制:焚书愚民、禁锢文化、钳制异端
第四节苏联文化建设中的偏差及思考
一、封闭的文化体系
二、扭曲的意识形态
三、过激的知识分子政策
四、失误的文化改革措施
第五节国外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选介
一、文化产业状况
二、文化遗产保护
三、创意文化成就
……
第六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