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给水排水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 字数: 6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作者: 吴俊奇,曹秀芹,冯萃敏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7032373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组编的“土木工程新技术丛书”之一,根据我国近期新颁布的相关规范、和靠前外优选技术的使用情况,全面、翔实地介绍了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和近年来的新技术与新进展。全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共26章,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给水工程,分为9章,内容包括概论、给水管网及相关设备设施和给水水质处理等;中篇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为10章,内容包括与建筑相关的各种给水排水系统;下篇为排水工程,分为7章,内容包括概论、各种管渠系统和相关设备设施及城市污水处理等。
作者简介
吴俊奇,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教授。1984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给水分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理事、院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给水排水理论与技术、水处理及实验技术、污水回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3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发明专利5项。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教材《水处理实验技术》(第三版)、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水处理实验设计与技术》(靠前版)、北京市级精品建设教材《水处理实验技术》(第二版)、建设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水处理实验技术一多媒体课件》等17部,北京市精品课“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负责人。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第三届全国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靠前名。
曹秀芹,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2003—2005年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生化工程系从事靠前合作研究。长期从事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污泥减量与资源化、水环境系统模拟与优化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靠前外发表学术论著80余篇,主要参与编写著作《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真题分析及模拟试题集详解》、《建筑节水技术与中水回用》等。1991年作为主要研究成员,获得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集体奖;1996年,获得北京市很好青年骨干教师等奖励。2008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冯萃敏,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硕士生导师,教授。《给水排水》品牌战略合作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再生利用及城市节水理论与技术研究。长期从事给排水专业教学、科研工作,2004年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2009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11年指导学生获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很好科技创新项目,2013年获“多相杯”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很好论文奖,2013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出版教材15部。完成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与专利授权10余项。
目录
上篇 给水工程
第一章 给水工程概论
第一节 给水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给水系统的分类
第二章 给水管网的布置
第一节 管网的布置原则
第二节 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第三节 输水管(渠)和配水管网定线
第三章 设计用水量
第一节 用水定额
第二节 用水量计算
第四章 给水系统各部分的流量及水压关系
第一节 给水系统各部分的流量关系
第二节 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计算
第三节 给水系统各部分的水压关系
第五章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第一节 沿线流量和节 点流量
第二节 管段计算流量
第三节 管径计算
第四节 管道水头损失的计算
第五节 树状管网的水力计算
第六节 环状管网的水力计算
第七节 输水管计算
第八节 管网技术经济计算
第六章 给水管道材料、管网附件和附属构筑物
第一节 给水管道材料和配件
第二节 给水管网附件
第三节 给水管网附属构筑物及管道敷设
第七章 管网的技术管理
第一节 管网技术资料
第二节 管网检漏
第三节 管网水压和流量的测定
第四节 管道防腐
第五节 管道清垢和管壁涂层
第六节 管网水质维护
第七节 管网调度管理
第八章 给水泵站
第一节 给水泵站的分类
第二节 水泵的选择
第三节 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第四节 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
第五节 泵站的动力设备
第六节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
第七节 泵站中的辅助设施
第八节 给水泵站的土建要求
第九章 给水水质处理
第一节 原水中的杂质
第二节 水质标准
第三节 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给水处理的常用工艺流程
中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第十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第一节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第二节 常见给水方式及特点
第三节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第四节 水质防护措施及方法
第五节 水表
第六节 节 水型水龙头及卫生器具
第十一章 增压、储水设备
第一节 水泵
第二节 储水设备
第三节 常用增压设备和水量调节 装置
第十二章 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第一节 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
第二节 给水管道水力计算方法
第十三章 建筑消防系统
第一节 消火栓灭火系统
第二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三节 其他灭火方法
第十四章 热水供应系统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其供水方式
第二节 水加热设备
第三节 热水用管材、附件及安装
第四节 热水防垢方法
第十五章 饮水供应
第一节 饮水供应系统及制备方法
第二节 管道直饮水系统
第十六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第二节 排水管道内水气流动特点
第三节 提高排水立管通水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第四节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第五节 压力流排水系统介绍
第六节 污水局部处理及抽升设备
第十七章 建筑雨水排除
第一节 常见雨水排除方式
第二节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第十八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第一节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第二节 建筑中水工程
第十九章 其他形式给水排水系统
第一节 游泳池
第二节 水疗给水排水技术
第三节 汽车冲洗设备
下篇 排水工程
第二十章 排水工程概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第三节 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第五节 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任务
第六节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系统
第二十一章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第一节 管道工程方案和施工图设计
第二节 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第三节 污水管道的设计计算
第二十二章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第一节 雨水管渠系统及其布置原则
第二节 雨水管渠设计
第三节 雨水利用
第二十三章 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设计
第一节 合流制管渠系统的适用条件及布置特点
第二节 合流制排水管渠的水力计算
第三节 城市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改造
第二十四章 排水管渠及附属构筑物
第一节 排水管渠材料、接口及基础
第二节 排水管渠附属构筑物
第二十五章 排水泵站
第一节 常用排水泵站类型及泵的特点
第二节 排水泵的选择及其附属设施
第二十六章 城镇污水处理
第一节 污水污染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二节 城镇污水处理与利用
附录一 钢管(水煤气管)水力计算
附录二 给水铸铁管水力计算
附录三 给水塑料管水力计算
附录四 我国若干城市暴雨强度公式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