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永远的怀念
字数: 34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郝春文 主编
出版日期: 2015-06-01
商品条码: 978753257565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79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郝春文主编的这本《永远的怀念(宁可先生追思集)》分上下两篇。“上篇――追思集”部分的文字,除第一篇是对宁可先生生平的概要介绍外,其他或是在追思会上的发言,或是事后撰写的追思文章。为了展示宁可先生学术业绩,“下篇――宁可先生的学术贡献”收录了几篇介绍宁可先生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的文章和一篇访谈。
本书还收录了“宁可先生论著目录”、“宁可先生指导的研究生、博士后名单”和与宁可先生有关的重要照片和图片。
目录
上篇――追思集
深切怀念宁可先生
宁可先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宁可同志的学术成就和对历史学院的贡献
我所认识的宁可
我和宁可兄的第一次见面
吊宁可同志
沉痛悼念恩师宁先生
沉痛悼念宁可恩师
治史有大气――怀念宁可先生
学习宁可先生的治学精神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典范一忆宁可先生
不忘宁可先生的教诲
忆宁可先生
我心目中的宁可先生
逝者瞻仰止,来者努力行――缅怀宁可先生
微笑――致宁可先生
才子、名士――我眼中的宁可先生
恩泽永被风范长存―-追思恩师宁可先生
诲人不倦、薪火迭传――追忆宁可先生对历史系七七级学生的教学辅导
哲人乘鹤去遗爱在门墙――怀念宁可先生
永远的怀念――宁可师逝世周年祭
宁可教授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
师恩重于山――追思宁可先生二三事
悼念宁可先生
追思宁可先生
宁门问学杂忆
忆宁可师
铭记宁可先生的教导
宁可先生与美食文化
悼念我尊敬的导师宁可先生
回忆宁可先生二三事
跟随宁先生听课的那些日子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孤舟――陪伴父亲度过最后的日子
轻舟已过万重山――送别亲爱的父亲
小妹眼中的父亲――教国史的“洋老头”
下篇――宁可先生的学术贡献
宁可先生对史学理论的贡献
宁可先生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宁可先生与敦煌学
宁可先生的隋唐五代史研究
访古考察花絮
简述宁可先生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贡献
从治史经验到系统的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评宁可先生著《史学理论研讨讲义》
《宁可史学论集》简评
历史学领域的多头并进――宁可先生访谈录
附录一――宁可先生论著目录
附录二――宁可先生指导的研究生、博士后名单
附录三――有关宁可先生的重要照片和图片
后记
摘要
宁可先生与美食文化
李肖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三年之前,我的父亲罹患癌症,离我而去,让我长歌当哭,以泪洗面;三年之后,我的恩师罹患癌症,驾鹤西去,让我沉痛万分,不堪回首。时至今日,我的脑海里还清晰地铭刻着宁可先生最后的影像――在空军总医院的病房里,先生戴着寿星帽,有滋有味地品尝着生日蛋糕。他的身体是那样的瘦弱,他的目光是那样的专注,他的头脑是那样的清醒。也许他自己也知道,无情的世界留给他的日子不会太多了,他是格外珍惜这一次弟子们为他举办的生日聚会。见有这么多学生来看望他,先生是格外精神,说话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语音洪亮,底气十足,充满磁性。我们和先生又说又笑,愉快地度过了先生的最后一个生日。我心里想,“一正压百邪”,只要先生还能吃饭,就能克服病魔的干扰,顽强生存,但愿奇迹出现,让我的恩师平平安安。没有想到,那竟是先生和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在我的印象当中,宁可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成果显著、德艺双馨的历史学家,没有想到他还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生活品位、钟情美食鉴赏的美食家。他在《卧隐消夏录》卷二分析《寒食楼菜谱种种》时指出:“在儒佛道医四家的寒热交征、阴阳和合、热即是寒、寒即是热、冰炭同炉、夏虫语冰原则和超前的统一场论指导下,从名、色、料、味、法,声、光、电、化、核,琴诗书画,猜谜射覆,多层面、多方位地向寒食挂靠,烹饪学外,尚运用了文学、哲学、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知识考古学、虚拟现实学、诠释学、语言文字学等多重理论和方法。”在普通人的眼里,饮食不过是鸡鸭鱼肉、生猛海鲜、瓜果蔬菜组成的美味大餐,除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外,很少关注饮食中积淀的深厚文化。而在宁可先生的眼里,饮食里面有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而且还有生物学、营养学、历史学、医学、化学等。在他的眼里,“酸甜苦辣,都是学问;煎炒烹炸,都有技艺;粗茶淡饭,皆有历史”。只有那些博古通今、用心吃饭、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的大学者,才能悟出饮食文化中的奥秘。
宁可先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欢读书,二是喜欢美食,是史学界有名的美食鉴赏家。尽管他自己从不做饭,也没有闲暇和经济能力去奢靡消费,品尝山珍海味、满汉全席,但他博闻强记,熟悉各种菜谱和菜系,能讲出各种菜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能分析出各种美味佳肴中的养生原理、哲学思想、文化寓意、民俗风情,让听众如临盛宴、如享大餐,很有大快朵颐、回味无穷的美好享受。
1996年9月,我有幸成为先生的弟子,开始了学习和研究隋唐史的历程。系里规定,宁可先生、齐世荣先生的课是必修课,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要选修。每次听宁先生的课,都觉得他的学术功底深厚,读的书特别多,于是就利用闲暇时间,向先生请教他读书的诀窍。先生说:“读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会吃饭,就会读书。你怎样吃饭,就怎样读书。关键是要细水长流,手不释卷。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浅尝辄止。读研期间,一定要把基础打好,广摄博取,厚积薄发。计算机和外语是学术研究的工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做饭的锅碗瓢勺也不行。”
当时我就想,读书和吃饭有什么关系,吃饭太简单,读书太艰难,会吃饭不一定会读书。后来,读了鲁迅先生《三味书屋》的含义,才知道宁先生读书技巧的高明。古人云:“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从此以后,我就按照《三味书屋》的含义阅读经史子集。读四书五经,就像品尝美味佳肴,细嚼慢咽,逐字阅读;阅读历史典籍,就像品尝大鱼大肉之类的荤菜,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不断增加自己的学术涵养;读诸子百家的作品,犹如摆弄调味增香的佐料和肉酱,要各取所需,适当点缀。总而言之,读书好比品尝美好的汤,用切碎的肉、用各种调味品烹饪食品,一定要注重膳食搭配、营养平衡,既不能营养过剩,也不能营养匮乏,更不能弄虚作假、以次充好。
……
P128-12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