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师承与诗歌推演

文学师承与诗歌推演

  • 字数: 2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黄伟豪 著
  • 出版日期: 2015-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25759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南宋中兴诗坛的师承现象,主要从师门关系与师法模仿两方面来剖析两者,以至两者的相互关系,如何影响中兴诗人的创作过程、创作成果与中兴诗坛的诗歌发展。全书主要分为绪论、总论、分论、结论四部分。此书视角较为新颖,此前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一般限于在诗派内部考察其师承关系,或限于研究某两位诗人之间的师承关系。而本稿则从宏观的角度,以整个南宋前期诗坛为考察范围,这不但体现出更为宏阔的学术视野,也为我们深入探索宋诗的演变提供了一个较新的视角。书稿资料极为翔实,无论是作品文本的统计分析,还是今人研究成果的评述介绍,都不惮其烦,竭泽而渔,展示出极为扎实的学术功底,是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中较难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黄偉豪,1981年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潮州,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師從莫礪鋒教授。先後於嶺南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從事研究或教學,現為澳門科技大學中文助理教授。論文發表于《文學遗產》、《文學評論叢刊》等刊物。
目录
緒論
一、南宋中興詩壇地位的原貌與轉變
二、問题之提出:以“師承”解讀宋詩發展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總論:知人論世——南宋中興詩壇師承總貌
第一章南宋中興詩壇師承之構成
第一節遠绍授受淵源的學術傳統
一、古代文人認知的三個來源:師承、交游、家學
二、先秦至唐的文學師承現象概覽
第二節發軔於唐代而有别於唐代的文學師承
一、唐宋文學師承意識的差異
二、唐宋文學師承意識迥異之兩大因素
第三節繼承北宋臻於全面的文學師承模式
一、兩宋文壇的師承類别
二、兩宋文壇的師承方法
第四節南宋中興詩歌師承意識的確立
一、師門關係意識之形成
二、師法古人意識之形成
第二章南宋中興詩壇師承的特徵
第一節師門關係與師法倣效雙軌並行的詩歌發展
一、師門與師法的宏觀分析
二、師門與師法的微觀分析
第二節詩歌創作與師承風尚的關係
一、從時代分期來說
二、從地域分布來說
三、從詩歌派别來看
第三節詩歌師承的共同側重點
一、句法
二、題材、風格
第四節中興詩人對師承的突破之共有特徵:以俗為雅
一、以鄙語、俚諺、俗詩入詩
二、以詞入詩
分論:詩家分析——“中興五大家”師門關係、師法倣效與詩歌創作
第一章“中興五大家”芻議
第二章“中興五大家”之一:陸游
第一節陸游師承考述
一、劍南已見祖燈傳:私淑吕本中、師從曾幾
二、廣泛師法,博採泉家之長
第二節師承來源與詩學理念、詩歌創作的關係
一、曾幾對陸游的影響
二、吕本中對陸游的影響
第三節陸游詩歌對師承的突破
一、詩學理念:師法盛中晚唐,重視梅堯臣詩
二、詩歌創作:雄渾奔放為主,卻又風格多變
第三章“中興五大家”之二:楊萬里
第一節楊萬里師承考述
一、師出多門
二、兼師唐人與江西,旁及歷代傑作
第二節師承來源與詩學理念、詩歌創作的關係
一、師門關係的間接作用:師法對象與題材精神
二、師法模倣的直接影響
第三節楊萬里詩歌對師承的突破
一、终須投换晚唐間:獨標晚唐詩
二、今人不能道語,被誠齋道蛊:楊誠齋體
第四章“中興五大家”之三:范成大
第一節范成大師承考述
一、兩位業師:王葆與樂備
二、追溯前人遗法
第二節師承來源與詩學理念、詩歌創作的關係
一、詩集的編次
二、體裁的選擇
三、創作的手法
四、詩風的傾向
第三節范成大詩歌對師承的突破
一、創新的四時田園雜興組詩
二、以詞入詩的鮮明意識
第五章“中興五大家”之四:尤袤
一、有關師從喻樗與汪應辰
二、以盛中唐及北宋為主的師法取徑
三、詩風平淡、清瘦、精悍
四、筆法
第六章“中興五大家”之五:蕭德藻
一、亦師茶山
二、深造江西,轉益多師
三、自出機軸:風格之高古、造語之工致
結論
一、從共時的角度看中興詩人的師承面貌
二、從歷時的角度看中興詩人與江西詩派、江湖詩派的師承關係
三、師承與南宋中興詩壇、宋代詩歌以至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關係
參考文獻
後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