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另眼看共和

另眼看共和

  • 字数: 14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德)赫尔曼·凯泽林 著;刘姝,秦俊峰 译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34654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另眼看共和(一个德国哲学家的中国日志)》由赫尔曼·凯泽林著。赫尔曼·凯泽林(1880~1946),旧泽盖沙令,德国社会哲学家。出生于爱沙尼亚的世袭伯爵家庭,祖父曾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顾问。在德国受教育,用德语写作,住在巴黎、柏林与爱沙尼亚的庄园里,研究哲学与地理学,1911年开始他的环球旅行,同年岁末到中国。他首创了一种超越国家、民族、文化的松散哲学,兼采众家之长,化为已用。在他看来,哲学并非仅仅为了认知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人类自身的完善。通过与各民族文化的直接接触和对话,凯泽林逐渐摒弃了欧洲学者惯有的西方中心主义,能够以平等眼光看待非西方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在此次旅行的基础上,他撰写了反映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
作者简介
赫尔曼·凯泽林(1880~1946),旧泽盖沙令,德国社会哲学家。出生于爱沙尼亚的世袭伯爵家庭,祖父曾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顾问。在德国受教育,用德语写作,住在巴黎、柏林与爱沙尼亚的庄园里,研究哲学与地理学,1911年开始他的环球旅行,同年岁末到中国。他首创了一种超越国家、民族、文化的松散哲学,兼采众家之长,化为已用。在他看来,哲学并非仅仅为了认知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人类自身的完善。通过与各民族文化的直接接触和对话,凯泽林逐渐摒弃了欧洲学者惯有的西方中心主义,能够以平等眼光看待非西方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在此次旅行的基础上,他撰写了反映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
刘姝,生于辽宁,华侨大学中文系学士。留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和汉堡大学,获日耳曼文学硕士和韩雪博士学位。
秦俊峰,南京大学德语系学士,德国汉堡大学国家政治系硕士。1997年进入外交部工作,先后派驻中国驻汉堡总领事馆和驻德国大使馆工作。
目录
第一章 香港
第二章 广州
第三章 澳门
第四章 青凫
第五章 穿过山东
第六章 济南府
第七章 北京
第八章 汉口
第九章 长江之旅
第十章 上海
附录 北京八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