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法西绎

中法西绎

  • 字数: 3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
  • 作者: 李秀清 著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507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秀清编写的《中法西绎(中国丛报与十九世纪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是主要基于《中国丛报》(1832-1851),探讨19世纪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的专题论著。
《中国丛报》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成熟的英文期刊,共20卷,内容丰富,是美国最早的汉学刊物,也是早期中西交流的主导性传播媒介。分析《中国丛报》在中西法律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应有价值,并从三个断面具体探析《中国丛报》作者笔下的中国的政制、刑事法律和诉讼制度,勾勒出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进而深入阐述其所呈现之真实与想象,且力究个中原因,这些构成了本书的主体内容。
同时,本书开篇以法律史视角解读有名的“特拉诺瓦案”(1821年),详尽论述了此案所引起的中外分歧、冲突的解决及其深远的影响,从而提供了《中国丛报》刊行之前中美交往及其法律冲突的历史背景。此外,首度辑译成中文的两则“附录”,即“‘小斯当东英译《大清律例》’述评”和“美国报纸有关‘蒲安臣使团’、‘李鸿章使团’之报道选译”,均是19世纪西方人评述中国法律、政治、社会的宝贵资料,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中国法律的形象如何在他们的绎述和传播之下被不断塑造及变迁的历程。
作者简介
李秀清,浙江临海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史研究中心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会会长等职。
曾在英国牛津大学(2003.1-2003.7)、美国密歇根大学(2006.10-2007.10)、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欧洲法律史研究所(2013.7-2014.2)访学,2006-2007学年富布莱特研究学者。讲授《外国法制史》及《比较法》等课程,著有《日耳曼法研究》、《所谓宪政》,及《教会法原理》、《20世纪比较法学》等合(译)著十数部,主编丛书“法律社会历史文丛”及“清末民国法律史料丛刊:朝阳法科讲义”等。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重量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及“上海领军人才”和“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称号。享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前言
一中美早期法律冲突的历史考察――以1821年“特拉诺瓦案”为中心
二《中国丛报》与中西法律文化交流史研究
三裨治文眼中的清朝帝制――基于《中国丛报》所载相关文章之解读
四《中国丛报》与19世纪西方人的中国刑法观
五《中国丛报》中的清代诉讼及其引起的思考
代跋缠足与束腰
附录一“小斯当东英译《大清律例》”述评
附录二美国报纸报道“蒲安臣使团”、“李鸿章使团”有关选译(附“导读”)
本书所引《中国丛报》文章列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