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 字数: 18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法)维克多·雨果 著;刘文杰 编译;余良丽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394274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与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发生在15世纪的法国的一个故事:
在愚人节那天,有个叫爱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在广场上表演歌舞,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看见后疯狂地爱上了她,于是他命令相貌奇丑无比的教堂敲钟人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抢来。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抓住了伽西莫多。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也爱上了她。之后弗罗洛出于嫉妒用刀刺伤了弗比斯,然后逃跑了。爱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把她交给国王的军队绞死了。伽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死,最后他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这部小说深刻地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布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友爱善良、舍己为人,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目前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是贯穿他一生活动与创作的主导思想。他的创作期非常长,长达60年以上,其作品包括诗歌26卷、小说20卷、剧本12卷、哲理论著21卷,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以及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非常辉煌的文化遗产。而《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则是他最为经典的代表作。
1827年,雨果发表了韵文剧本《克伦威尔》与《(克伦威尔>序言》,其中,《序言》被称之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在雨果的文学论著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1830年他根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了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战古典主义的胜利。
目录
第一卷
一 大厅
二 皮埃尔·甘果瓦
三 枢机主教大人
四 雅克·科珀诺尔君
五 伽西莫多
第二卷
一 被遗忘的诗人
二 爱斯梅拉达
三 遭遇劫持
四 麻烦接踵而至
五 死里逃生
六 新婚之夜
第三卷
一 丑陋的弃婴
二 克洛德·弗罗洛
三 可怜的敲钟人
四 形影不离的主仆
第四卷
一 圣马丁修道院住持
二 这个将毁灭那个
第五卷
一 伽西莫多受审
二 以德报怨
第六卷
一 小山羊透露出来的秘密
二 副主教的占有欲
三 雅克大人来访
四 遏上弗比斯
五 跟踪弗比斯
六 不幸的约会
第七卷
一 屈打成招
二 事情的真相
三 救助爱斯梅拉达
第八卷
一 藏身巴黎圣母院
二 细心的照顾
三 陶土壶和水晶瓶
四 副主教再见少女
第九卷
一 甘果瓦献计
二 惊动法国国王
三 阴谋诡计得逞
四 最终的结局
附录
摘要
    四 雅克·科珀诺尔君
    名师导读
    枢机主教的出现,让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卖袜子的雅克·科珀诺尔,他提出了一个十分荒诞的建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那位领养老金的使节和枢机主教大人相互揖拜,当他们低声谈话之际,一个身躯魁梧、脸庞宽大、肩阔膀圆的人,同吉约姆·里姆并肩走进来。他头戴尖顶毡帽,身穿皮外套。监门以为这是哪个马夫摸错了门,便把他拦住了。
    “喂,朋友!这是不让走的!”穿皮外套的大汉用肩一拱,把监门推开了。
    “你这个家伙想干什么?”他张开嗓门大喝了一声,“你没长眼,没看见我是跟他们一道的吗?”
    “尊姓大名?”
    “雅克·科珀诺尔。”
    “尊驾身份?”
    “卖袜子的,商号三小链,住在根特。”
    监门退后了一步。通报判官和市长倒还将就,可是通报一个卖袜子的,可真难办。枢机主教如坐针毡。倒是吉约姆·里姆,始终带着狡黠的笑容,走近监门跟前,悄悄给他提示道:“您就通报雅克·科珀诺尔君,根特市判官的文书。”
    “监门,”枢机主教接着话茬高声道,“赶快通报雅克·科珀诺尔君,有名根特城判官的文书。”
    要是吉约姆·里姆独自一个倒可以掩盖过去,可是科珀诺尔已经听到枢机主教的话了。
    “不对!”他吼叫着,声如雷鸣,“我,雅克·科珀诺尔,卖袜子的。你听清楚了吗,监门?卖袜子的,这有什么不好!大公先生不止一次到我袜店来买手套哩。”
    全场爆发出一阵笑声和掌声。在巴黎,一句俏皮话总是立即得到理解(旁白式的描写言简意骇,突出了巴黎人的幽默)。
    但是,对于可怜的枢机主教来说,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与这般没有教养的人为伴,看来这杯苦酒非饮到底不可了。读者也许还没忘记那个厚颜无耻的叫花子,即便这些显贵驾到,他也没有松手爬下去溜走。然而,说来也真凑巧,那位已经取得民众强烈好感并成为众目注视中心的袜店老板根特,恰好走过来坐在看台的第一排,不偏不倚正在乞丐头顶上方。这位弗朗德勒的使节,仔细察看了一下眼皮底下的这个怪物,亲热地拍了拍他破烂衣服下的肩膀。乞丐猛然一回头,两张脸孔顿时流露出不胜惊讶、心领神会、无比喜悦的神情。随后,全然不顾在场的观众,袜商和病鬼手拉着手,低声细语地攀谈起来。这时,克洛潘·特鲁伊甫的破衣烂衫衬托着看台上的金线锦缎,就像一条毛毛虫爬在一个橘子上一般。
    看见这新鲜的奇特景象,观众欣喜若狂,大厅里一片嘈杂声,枢机主教立即觉察到是怎么一回事了。他稍微欠了欠身,但从他的座位上只能隐约看到一点儿特鲁伊甫身上那件见不得人的宽袖衣衫,自然以为是乞丐在乞讨。这样胆大包天,把枢机主教气炸了,喊道:“司法宫大法官大人,快给我把这个怪物扔到河里去!”
    “枢机主教大人!”科珀诺尔仍然握着特鲁伊甫的手,说道:“这是我的一位朋友。”
    “绝了!绝了!”喧闹的群众嚷道。从此,如同菲利浦·德·科米纳所言,科珀诺尔君在巴黎也像在根特一样,深受民众的信任,因为这样气概的人如此目无法纪,一定是深得民心的。
    枢机主教一听,气得紧咬嘴唇。他侧头对身旁的圣日芮维埃芙教堂的住持低声说:“这就是大公殿下派来给玛格丽特公主议婚的滑稽可笑的使节!”
    “大人阁下同这班弗朗德勒猪猡讲礼节,那是白费心。”住持应道。
    “珍珠摆在猪面前。”
    “倒不如说,猪在玛格丽特之先。”枢机主教微笑地答道。
    听到这些文字游戏,所有身披袈裟的朝臣们个个乐得心醉神迷。枢机主教顿时心情稍微轻松一些,总算同科珀诺尔扯平了,他的调皮话也得到了捧场。
    枢机主教一入场,甘果瓦就一直坐立不安,千方百计想挽救他序诗的演出。他不停地呼喊吉斯盖特和莉叶娜德,不停地鼓动周围的人要求序诗演下去。可是这一切努力全付诸东流了。没有一个人把视线从枢机主教、御使团和看台上移开。说到底,看台也罢,戏台也罢,演的都是同一出戏:耕作和教士的冲突、贵族和商品的冲突。与其看在戏台上序诗的那些打扮得怪里怪气,用诗句说话的“稻草人”,倒不如看一看在弗朗德勒使团中、在小教廷中、在枢机主教的红袍下、在科珀诺尔的外套下的有血有肉的大活人。
    甘果瓦原来没有发觉,看台上原没有坐满,所以在弗朗德勒特使们驾到之后,又突然来了一些随从人员,这样,在甘果瓦大作的对白中间,断断续续穿插着监门的尖叫声,通报他们的姓名和身份,严重地影响了演出。大家不妨想象一下,一出戏正在演出,就在两个韵脚之间,甚至常常在一行诗前后两个半句中间,有个监门突然尖声怪叫,老是像在插话,诸如“雅克·夏尔莫吕老爷,国王宗教法庭检察官!”“德尼斯·勒·梅西埃老爷,巴黎盲人院总管!”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越来越叫人受不了。
    这种离奇古怪的伴奏,使得戏难以演下去了。但使甘果瓦格外感到恼怒的是,他的大作越来越精彩,就是无人愿听。枢机主教一走进来,仿佛就有一根看不见的魔线,一下子把所有人的视线从大理石台子拉向看台,从大厅南端转移到西边。甘果瓦所看到的只是观众的一个个侧影。
    监门那粗暴的独白终于停止了。大家全到齐了,甘果瓦松了一口气。演员们惟妙惟肖地演下去。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大家全神贯注的时候,那个袜商科珀诺尔霍然站立起来,发表了一篇罪恶昭彰的演说:“巴黎的市民和绅士们,我不知道我们待在这里干什么来的。原先跟我说的可不是这样,约我是来参加狂人节,参加选举狂人教皇。我们在根特也有选狂人教皇。我们是这么做的,搞一个大聚会,就像这里一样,然后每人轮流把脑袋从一个大窟窿钻过去,向其他人做鬼脸,哪一个鬼脸最丑恶,得到众人的欢呼,他就当选为狂人教皇了。你们要不要学我们家乡的方式选你们的教皇呀?这总比听那些家伙的唠唠叨叨好得多。”甘果瓦真想回敬他几句,可是由于惊愕、气恼、愤慨,一连串的激动情绪竟让他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P16-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