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名画之谜

名画之谜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日)中野京子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5205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一幅绘画作品像是凌乱的犯案现场,虽然让人疑惑,却总会留下线索等待你去参透,找出暗藏的故事。
了解西方古典艺术创作中很为常见的题材,有了相关的背景故事储备,亦一样也可以成为“名画侦探”,读出线索背后的“真相”!
(当然啦,案件的真相只有一个,但是艺术作品的解读却是多种多样的)

1 顾爷、意外艺术等自媒体账号鼎力推荐
2 故事性强:
☉ 将比较受大众关注的话题“历史八卦”作为切入点,讨喜
☉ 故事性强,读着不枯燥
3 解读画面细节,读故事的同时达到欣赏目的
4 文字风趣幽默,轻松易读(翻译之后更接地气)"
内容简介
一幅绘画作品像是凌乱的犯案现场,虽然让人疑惑,却总会留下线索等待你去参透,找出暗藏的故事。了解西方古典艺术创作中很为常见的题材,有了相关的背景故事储备,你一样也可以成为“名画侦探”,读出线索背后的“真相”!(当然啦,案件的真相只有一个,但是艺术作品的解读却是多种多样的。)
在《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中,中野京子老师将目光投向西方古典绘画三大题材之一的历史故事,通过精选的17个主题、33幅艺术作品,以轻松易读的描述展现出艺术作品背后浓重的历史文化阴影。相比较大段大段地介绍历史知识,作者将更多的笔墨放在艺术中刻意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历史细节上。阅读本书当然能让你了解更多可以在席间炫耀的谈资,不过说到底在本书中你收获很多的,仍然是解读艺术作品的乐趣。
作者简介
中野京子(Nakano Kyoko),出生于北海道。早稻田大学讲师。专攻德国文学、西方文化史。
中野老师凭借自己在历史和艺术方面的广泛知识,以及对人类心理的超群洞察力,撰写出全新解读艺术的专著,获得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喜爱。
现今除了在报刊杂志上撰写专栏外,中野老师还参与出演NHK艺术相关的电视节目,活跃在艺术普及多方舞台上。
目录
01 消失的少年们
德拉罗什《塔中王子》
佚名画家《理查三世》/(传)米歇尔?西图《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
02 产业革命与阳伞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范戴克《艾莲那?格里玛尔迪》
03 铠甲的时尚美学
提香《查理五世骑马图》
04 来自美第奇家族的罗马教皇
拉斐尔《教皇利奥十世与两位红衣主教》/克拉纳赫《马丁?路德像》
05 特洛伊战争的悲剧
格列柯《拉奥孔》/《拉奥孔群雕》(修复前?修复后)
06 歌德的意大利微服私访记
缇士拜恩《歌德在罗马乡间》
07 私人通信
维米尔《情书》
08 大自然的威胁
透纳《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
大卫《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
09 价值观的转变
丢勒《忧郁Ⅰ》
10 异端审判所的妖魔鬼怪
戈雅《异端审判法庭》/同《奇想集》/同《裸体的马哈》
11 无敌舰队
高尔《伊丽莎白一世》/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腓力二世》
12 喷薄的死亡
勃鲁盖尔《死亡的胜利》
13 大笑的哥萨克人
列宾《札波罗热?哥萨克人回信给土耳其苏丹》
14 纳粹时代的相思病
格罗兹《相思病》/同《自杀》
15 濒死的丑角
杰洛姆《一场假面舞会后的决斗》/亚森?杜璐卜《杜布拉肖像》
16 见证奇迹的时刻
贝利尼《荒野中的圣方济各》
17 狂暴的选举
霍加斯《选举宴会》/同《拉票》/同《投票日》/同《当选者的胜利游行》
摘要
    1  消失的少年们
    2013年2月,一个重大发现震惊世界。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小组于前一年在当地停车场地下发现的遗骨――具有明显的脊椎侧弯症状、脊椎骨间刺插着金属质地的箭头、头盖骨上有裂缝――经过DNA鉴定,被确认属于理查三世(Richard Ⅲ)。
    理查三世是世界史课本中也曾提及的“玫瑰战争”(1455~1485)的中心人物。这场战争是金雀花王朝的两个旁系家族[兰开斯特公爵(Duke of Laneaster)与约公爵(Duke of York)]为了争夺王位而引发的内战,这场自相残杀的丑陋闹剧从爷爷辈一直延续到曾孙辈,前后长达30余年。要说这场战争为何会被冠以如此优雅的名称,那是因为敌对的双方,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家族的家徽分别是红玫瑰和白玫瑰。两方势力在不断拉拢有实力的贵族入伙、你争我斗相持不下的过程中,英格兰的王位好似比赛场上的足球一样,在两支队伍的脚下传来传去。战争的后半段,约家族的爱德华四世(EdwardIV)摘掉了之前戴在兰开斯特家族头上的王冠,并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君临英格兰。在他病故后,弟弟理查三世很快登基继位。
    然而1485年,就像一战定天下的关原之战一样,在决定成王败寇的博斯沃思战役中约家族很终落败,玫瑰战争至此结束。据说理查三世的遗体被剥光衣服运到莱斯特郡示众后,就被草草埋葬在圣方济各教堂的圣歌队座席下面。不久,这座教堂被夷为平地,一代君王的葬身之处几乎成了无法解开的世纪之谜。不过当地大学的研究小组根据古代地图挖掘了莱斯特郡的一个停车场,并在此处发现具有明显特征的骸骨。
    一位500多年前只在王位上待了两年的英格兰国王的遗骨为何会让爱好历史的英国人甚至全世界雀跃不已?其实这全都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功劳。这位伟大的剧作家在戏剧中将理查三世塑造成魅力十足的反派角色,令传奇的玫瑰战争更添芬芳异香。戏剧《理查三世》(Richard Ⅲ)是莎士比亚初期的作品,虽然内容不免有些粗糙草率,却与后期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白》)的影响力不相上下,剧中台词也被其他文献著作频繁引用。
    这是一个充满节奏感的故事,也是一次经典台词的盛大宴会。
    在靠前幕开始时很先登场的理查如此独白道:“我既被卸除了一切匀称的身段模样,欺人的造物主又骗去了我的仪容,使得我残缺不全,不等我生长成形,便把我抛进这喘息的人间,加上我如此跛跛踬踬,蛮叫人看不入眼,甚至路旁的狗儿见我停下,也要狂吠几声。……既然无法由我的春心奔放,趁着韶光洋溢卖弄风情,就只好打定主意以歹徒自许,专事仇视眼前的闲情逸致了。”    真是让人不住期待接下来情节发展的恶人宣言啊!与自嘲自怨的台词不同,理查不但拥有不可撼动的强烈自信,还具备幽默感。除了脑袋灵光外,从很终一幕的战争场面也能看出他是一位勇猛果敢、不负骑士之名的勇者。在战争场面中,有名的“一匹马!给我一匹马!”的台词也让观众热血沸腾。“我已经用我这条命打过赌,我宁可孤注一掷,决个胜负!我以为战场上共有六个里十满(指日后的亨利七世)呢,今天已斩杀了五个,却没有杀死真正的他――一匹马!给我一匹马!我的王位换一匹马!”而后,理查轰轰烈烈地死在了战场上。
    在靠前幕与第五幕之间的段落里,莎翁悉数列举了这位残疾君主凶残暴虐、厚颜无耻的斑斑劣迹:他毫不犹豫地将长兄拉伦斯公爵(Duke of Clarence)浸入酒桶溺死,暗算一直协助自己为非作歹的手下,把自己的母亲视为淫妇……然而,如此没有节操的人居然能一直获得他人的信赖,就连公公、丈夫都死在他手里的女人,一开始虽然也对他深恶痛绝,甚至对着他吐口水,但很后竟然答应了他的求婚。不久这位悲催的王妃因为成为理查的绊脚石而被毒杀了。
    不过,另一桩冷酷恶事才是理查三世很令人发指的罪行――暗杀年幼的侄子们。作为兄长的前任国王爱德华四世未能看破理查的邪恶本性,因而在死前指定他为王储的监护人。理查立即答应让兄长的长子爱德华未来登基成为爱德华五世,同时却下令请王储移居伦敦塔直至继承大统,爱德华的弟弟理查(为什么欧洲会有这么多同名的人啊?看着也真是醉了)也一同前往。
    起初王子们很好不情愿,表示哪儿都可以去就是不去伦敦塔,然而势单力薄的年幼王储被隔离起来,无法见到能够保护他们的人,很终只好屈从于叔父的安排。剧中两位王子的形象聪明可爱,而理查则在一边幽幽地说出这样的旁白:“俗话说得好,幼时聪明的人总是短命。”还说:“春天来得越早夏天就越短!”
    就这样,13岁的哥哥与11岁的弟弟被一起监禁在伦敦塔中。不久理查安排杀手残忍杀害了两兄弟,并将尸体秘密埋藏在塔内。然而奉命行事的杀手对自己的行为很好后悔:“他俩的枕边放着一本祈祷书,让我险些心头软下来,然而可恶!那魔鬼忽然出现了!”“我们把开天辟地以来靠前的美丽人儿、天公的精心杰作,竞一手给闷死了。”
    不过这一切对理查来说,不过是“良心这种话只有胆小鬼才说”罢了。处理了两名侄子后,他立即为自己戴上王冠登基成为理查三世,并向议会提出已故王兄的儿子们都是私生子,从一开始就没有王位继承权,这种谬论很终得到了议会的认可。同时,理查想纳死去两兄弟的姐姐,也就是他的侄女伊丽莎白为新妃,因而恬不知耻地前去游说伊丽莎白的母亲(王兄的遗孀),不仅篡夺王位还妄图霸占美人(结果后来伊丽莎白成为博斯沃思战役的胜者――亨利七世的王后)。
    P15-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