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语

论语

  • 字数: 15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22560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传统文化是一国文化之根源,历朝历代的文化积累和传承,让中国文化自成体系,融会贯通。而文学经典作为其主要媒介,世代相继,因此即使相隔千百年,其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意义依旧根植在每一位国人的血液里。传统文化经典拥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每一位学子都应对其进行品读、感悟、求索……做一个有文化底蕴、有学识素养的中国人。
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思想。《论语》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名言。
目录
  

学而篇第一

学而时习之




吾日三省吾身




弟子入则孝




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食无求饱

为政篇第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子游问孝




学与思




知之为知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八佾篇第三




以礼使臣,以忠事君




里仁篇第四




里仁为美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


摘要
    原文欣赏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学而篇:本篇是《论语》第一篇,内容涉及学习、为人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时:在一定的时候。习:温习,练习。说:通“悦”,指愉快、高兴。愠:恼怒,怨恨。君子:有德者,指道德修养高而有学问的人。 精彩解说 孔子说:“学了知识以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有德的君子吗?” 故事链接 孔子学琴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一直和母亲过着贫苦的生活。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孔子却勤奋好学。 有一次,孔子向鲁国音乐大师师襄学琴。一支曲子学了十几天,师襄满意地点点头,说:“弹得不错,可以学习新曲子了。” 孔子却摇摇头,说:“曲调我算是掌握了,但技巧运用得还不娴熟。” 过了几天,孔子已经弹得如行云流水般动听了,但他自己仍不满意:“这支曲子蕴含的道理我还没有领会,我还得继续练习。” 又过了几天,师襄说:“现在你弹奏得跌宕起伏,可见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内在精神了,你可以练习新曲子了。” 孔子还是头也不抬地说:“可我还没体会到作曲者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不倦地练习,沉醉在音乐世界里。终于有一天,他放下琴,跑到师襄面前,兴奋地说:“老师!我已经从曲子中感受到作曲者的形象了:他个子高高的,目光深沉,若有所思地眺望远方,处处显示着他宽 广的胸怀、高尚的品德,四面八方的诸侯都臣服于他。我想,他是周文王吧!” 师襄大为惊讶地站起身来,说:“说得对极了!我的老师当时教我时,就说过这曲子正是叫《文王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