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淡淡的白雾

淡淡的白雾

  • 字数: 2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 作者: 徐鲁 著
  • 出版日期: 2015-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52181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5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淡淡的白雾》精选徐鲁的中短篇少年小说和获奖作品。分为“淡淡的白雾”和“文科班往事”两辑。作品整体风格淡雅、唯美,具有浓厚的书香气息,让孩子们在优质的阅读中体会到文字之美。
作者简介
徐鲁,有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是近年来作品入选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中小学语文教科书较多的作家之一,已有三十余篇作品被选入两岸三地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他也是《读者》杂志首批签约作家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等十六余部。
其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台湾地区“好书大家读”年度好书奖、陈自吹儿童文学奖等多项大奖。部分作品被泽介到丹麦、英国、德国、美国、以色列、韩国和日本等国家。
目录
上辑淡淡的白雾
淡淡的白雾
华老师,你在哪里?
少女Yang Yang
记得热血少年时
青翠的小树
“皇村”回忆
失去的金铃子
风雨行
较为的悔
下辑文科班往事
班长的故事
未列入名册
飘逝的蒲公英
体育课轶事
润物细无声
“老题王”和“小题王”
手抄本
梦里花落知多少
摘要
    站在村口的阿婆
     其实,这么些年来,在爸爸的老家,在闽南永春县紫玉村,阿婆哪一天不在想念自己的儿子呢!哪一天没有站在村口?望过呢?
     爸爸家乡的那个小山村,虽然偏僻、落后,可是景色十分美丽。漠漠的水田,弯弯曲曲的山路,一片又一片青翠的小树林,农家小屋,炊烟袅袅,农人在水田里耕田,农家少女们在田埂上运肥,青青的山谷之间,到处都散发着玉米、干草和牲畜的气息。
     还有正午的锯木场和小商店,寂寞的、闪闪发亮的绕村小溪,火光闪耀的石灰窑……当然,还有正在成长和渴望远游的,小山村里的年轻人……这一天傍晚时分,炊烟升起的时候,在村口的一棵大青树下,我阿婆,一位已过半百的闽南装束的农家妇女,又站在习习晚风中,眼巴巴地望着通往村外的那条飘带一样的小路。她的手里,还拿着没有做完的针线活儿。因为窘迫的生活、再加上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而带着忧戚的脸上,写满了操劳和艰辛。晚风吹着她的头发,依稀可见丝丝早生的白发……这时候,村支书牵着一头老水牛,正从不远处的水田里走过来。村支书老远就打招呼:“老嫂子,天色晚了,还没回家给孩子们做饭啊?”
     阿婆说:“哦,是他i叔啊,下田去啦?”
     村支书说:“下田啦。老嫂子,又在盼望着俊德回家吧?唉,我劝你多少回了,俊德那孩子,是个大孝子,该回来的时候,一定会回来看你的。你这样天天等啊望的,年年等啊盼的,可不是个事哪,太苦了你了!”
     阿婆说:“他三叔啊,你说说看,俊德他出去这么些年了,怎么就不能回家一趟,回来给阿妈看看呢?你看人家村西,李老四家的那个老大,也是到老远的外省去念的大学,可是人家,年年都能回家来一趟,我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恋家呢?”
     村支书只好安慰阿婆说:“俊德这孩子啊,性子倔,有志气,不光为你老嫂子争了气,也为咱们紫玉村,为咱们全乡人,争了光啦!老嫂子,你放心吧,他会回来看你的!”
     阿婆苦笑着说:“看不看我倒没什么,是我这个当阿妈的真的想看看自己的儿子哪!这么些年来,都不知道他长成什么样子了!俊德离开家时,身子骨单薄,又瘦又小,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哪!’’
     村支书摇摇头说:“唉,那时候,日子苦哪!”
     阿婆说:“可不是吗,那年,要不是你去找公社的书记反映了情况,公社和大队里给帮了一些学费,俊德这个大学啊,差点就念不上了!这孩子……”
     村支书说:“那是应该的。咱们方圆几十里的山区,像俊德这么有志气的好孩子,没出几个哪!”
     一想起我爸爸离家的情景,阿婆就满心的懊悔:“唉,我这做阿妈的,没有能力,真是委屈俊德了!他走的那天,脚上连双布鞋都舍不得穿,说是留下给他兄弟和妹妹穿,自己只穿着一双草鞋,挑着一个打着补丁的被子卷,就上路了。这件事过去五六年了,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一想起来,心里就不是个滋味,真是委屈了这孩子啦!”
     村支书说:“唉,老嫂子,过去了的事,就别去想了,省得心里怪难受的。往好里想吧,没准啊,有一天俊德在外面当了大官,坐着小汽车,就回来看望自己的阿妈了,哈哈……到那一天,我这个当老叔的,脸上不也跟着有光彩吗?”
     阿婆被村支书的话逗笑了:“他三叔啊,看你说的那个好!有你这些话,我心里也就好受一些了。”
     村支书说:“这就对了嘛!这穷日子啊,就得这么快活着过。走,回家去吧,孩子们还等着你回去做饭哪!”
     黄昏的脚步,无声地远去了。
     又一个静静的夜晚,降临在了这个山区的小村庄。站在村口的阿婆,哪里能够知道,这时候,,她的儿子会在什么地方,会在干什么呢?
     这时候,一列火车载着我爸爸,正朝着远方奔驰……
     爸爸穿着崭新的军装,坐在车窗边,望着窗外。窗外是不断闪过的青翠的树木和辽阔的田野。
     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教授模样的旅客,好奇地问我爸爸说:“解放军同志,你这是要回老家探亲啊?”
     一听老教授的口音,就知道他是闽南人。爸爸也赶紧用闽南话告诉他:“是啊,老同志,回家看我阿妈。”
     老教授说:“好啊,好啊,穿着这么威武的军装回家去,阿妈看了该多开心啊!你老家在哪里啊?”
     爸爸说:“在永春县,介福乡……”
     老教授一听,高兴地说:“哦,那可是一个山水灵秀的地方。相传在明代,你们那里的知县骆起孟,看见这里山水秀丽,山上的小平原宽阔肥沃,像一块被盖着的福地,所以就起名叫‘盖福’,谐音为‘界福’,后来老百姓就称其为‘介福’了。”
     爸爸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家乡的名字还有这样的来历,就说:“老先生,您对我的家乡这么了解啊?”
     老教授说:“哦,了解谈不上啦,我只是喜欢自己的乡土。对了,元代的时候,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还到过你们那里哪!据说有一年,他就是从你们那里,踏上了海上‘丝绸之路’,回到他的家乡威尼斯的。”
     爸爸笑着说:“看来,我得好好补一课了,我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得实在不够,而且一出去念书,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实在有愧啊!”
     老教授似乎听出了几分我爸爸的意思,就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嘛!尤其是你们当兵的,当然要听从国家的召唤了!”“只要能把自己的家乡装在这里,”老教授拍了拍心口,‘经常回老家看看阿爸阿妈和乡亲们,就对得起家乡了!”
     爸爸说:‘谢谢你啊老同志,跟您说说闽南话,真是愉快啊!”
     火车在美丽的大地上驰过,乡村的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
     P11-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