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印度建筑的兼容与创新

印度建筑的兼容与创新

  • 字数: 295.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薛恩伦
  • 出版日期: 2015-04-01
  • 商品条码: 97871121739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印度的历史悠久,很早出现的印度河文明在时间上大致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同时,印度古代建筑的发展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形成一个高峰,以桑吉大塔为代表的佛教建筑成为这个时期建筑的标志。印度古代建筑发展的另一个高潮是在莫卧儿王朝,莫卧儿王朝也是印度的很后一个王朝,莫卧儿时代的建筑是印度古代建筑很辉煌的时期。莫卧儿建筑是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与印度本土文化融合的成果,法塔赫布尔西格里王宫的兼容与创新成为印度古代建筑的典范。莫卧儿时代的拉杰普特建筑是印度古代建筑的另一个亮点,拉杰普特建筑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对印度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印度建筑的兼容与创新--孔雀王朝至莫卧儿王朝(精)》作者薛恩伦两次访问印度,重点访问了印度北部的古代建筑,恒河以北是印度古代建筑很集中的地段,从阿育王时代开始,印度的建筑从木结构转向石结构,石结构坚固、耐久,有利于建筑保护。
本书介绍的作品多数为世界遗产,考虑到靠前相关资料较少,在编写过程中尽量把作品介绍详细些,编入的图片超过590幅,力图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作品的全貌,对于尚未去过作品现场的读者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
薛恩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32年出生于天津,1951年由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营建系学习,1952年营建系改名为建筑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建筑实践和设计理论研究,曾在《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发表过多篇论文,目前继续致力于建筑设计理论研究。
目录
前言
1印度古代建筑的演变与印度传统建筑理论
2印度的佛教古迹与佛教石窟
2.1鹿野苑:佛祖初次讲法的圣地
2.2桑吉大塔为核心的佛教古迹
2.3阿旃陀的佛教石窟:印度最早的凿岩建筑
3拉杰普特人的印度教神庙与水井
3.1卡杰拉霍的神庙群:中世纪拉杰普特人的贡献
3.2埃洛拉的凯拉萨神庙:垂直开挖的凿岩建筑
3.3阿达拉杰阶梯水井:精细雕刻的地下神庙
4拉杰普特王国的城堡与王宫
4.1奥尔恰古堡:拉杰普特建筑的典范
4.2安伯城堡:拉杰普特与伊斯兰混合风格建成的城堡式王宫
4.3斋浦尔与城市王宫:粉红色的城市
4.4保卫斋浦尔和安伯的纳哈加尔城堡
5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寺院、王宫与陵墓
5.1德里苏丹国的顾特卜塔和威力清真寺
5.2莫卧儿王朝的阿格拉城堡
5.3莫卧儿王朝的德里红堡
5.4泰姬陵:一滴永恒的泪珠
6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建筑的兼容与创新
后记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