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乱世枭雄

乱世枭雄

  • 字数: 273.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马渭源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41542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9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者以通俗的语言将明朝史料中故事串联起来,客观地叙述,做到故事性、趣味性和通俗性融为一体,相比其他明朝史书,记去掉了枯燥的古文阅读,又摒弃戏说与胡说,具有学术价值与欣赏价值。
内容简介
马渭源所著《乱世枭雄/大明风云系列》讲述了朱元璋生逢乱世,却能在这战乱中生存下来,从一介草民脱颖而出,登上九五之尊的故事。
作者简介
马渭源,1962年生,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苏州郊县任中学历史老师。1989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政读中国古代史(明清史方向)硕士研究生,1992年毕业,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风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并在南京多所高校兼职。
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多任嘉宾和“百科探秘”特邀嘉宾,美国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主讲人,江苏省文化品牌栏目、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民学堂”常任主讲人,南京电视台“金陵往事”主讲人,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人文讲堂”主讲人,江苏教育电视台“城市传奇”常任嘉宾,安徽电视台“新安大讲堂”主讲人,安徽电视台“旧闻新说”常任嘉宾,福建宁德网站历史文化栏目主讲人。主讲过大型系列历史文化讲座《大明王朝在南京》(118集)、《破解大明靠前谜案系列》、《大明帝国传奇人物系列》、《大明帝国兴亡300年》等,深受海内外广大观众喜爱。
目录
上章 地狱草根 绝处求生
泥皮草根艰难人生隔代英雄心中永存
奇多的出生地--朱元璋到底是哪里人?
奇特的出生--赤贫的钟离(凤阳)“大火球”朱重八
奇特的长相--为何朱元璋留世御像奇特之多?
奇特之人、奇特长相和奇特性格之间有何关联?
乡间牧童、孩子王和"朝拜天子游戏"
少年朱重八心目中的英雄
亲人逝去撕心裂肺流浪要饭内心鼎沸(17~25岁)
一年左右,家里抬出了六七个死人,亲人的远逝,撕心裂肺的心痛
“还愿”求生存,出家当和尚,可两个月不到又被迫“下岗”
走四方,路迢迢,野茫茫
朱元璋究竟流浪、要饭了几年?
8年乞讨流浪生涯与朱元璋的性格特征
“黄金家族”世界大国“集团循环”绝对大祸
“地火”的制造--自掘坟墓的元朝统治者
军事大国光环下“黄金家族”子孙们自相残杀
经济大国耀眼下“黄金家族”子孙们的堕落
蒙古“精英”集团内部小循环削弱了大元帝国立足根基,加深了民族鸿沟
大元帝国强控制与全方位腐败
“脱脱更化”添薪导火地狱草根遍地点火
大元帝国末代皇帝、末代宰相和“脱脱更化”
饮鸩止渴的“变钞”“开河”--大元帝国桶上的导火索
白莲教、明教和弥勒教三教合一:“明王出世”“弥勒降生”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白鹿庄密议、颍州起义与北方红巾军
中国历史上成本最小的农民起义--徐州起义
另外三支北系红军:北琐红军、南琐红军和濠州红军
袁州起义与南方红巾军
浙江温台地区的方国珍起义
“黄军”与徐州之役
起义烈火燃遍大江南北与朱元璋绝处求生
中章 龙飞淮甸 发威应天
龙起淮甸投身军门“倒插门”修成“掌舵人”
走投无路才当兵,结果捞了个“准官二代”,南略定远挖得第一桶金
拨开云雾遥望帝都金陵朱元璋开辟第一根据地--滁州
反元大起义的转折与朱元璋开辟第二个根据地--和州
步步靠近帝都金陵三攻方占江南中心
打过长江去,开创江南第一个根据地
三攻集庆,占据江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神州大地烽火连连东抢南夺发威应天
建立江南省级农民起义政权--江南行省--明朝最早雏形
稳固以应天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政权,攻占东大门和南大门--镇江、广德
元宫爱欲情海热火朝天南北红巾军烽火漫天张士诚速占江南
“叫花子”发威应天朱元璋地盘迅速扩大
下章 先陈后张 统一南方
中国历史奇特风景大明统一自南北进
蚕食鲸吞统一浙东朱刘问对恰似“隆中”(1358~1359)
浙东战场开辟的"前兆之战"--昆山石牌偷袭战
从徽州打开通往浙东的门户--攻取建德路
杭州事变:赶走恶狼迎来一只饿虎--张士诚乘机控制杭嘉湖
讨债的都一起来了:赵普胜攻占池州、郭天爵“谋反”、张士诚俘获廖永安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与朱元璋亲征浙东轻松拿下婺州
“圣人”创立模范“特区”,稳固浙东统一前哨根据地
凤阳“大忽悠”朱元璋居然被浙江“混混”方国珍给“忽悠”了
朱元璋军攻占衢州与处州,统一浙东大部分地区
刘基为首的浙东“四先生”出山与明代版的“隆中对”
醍醐灌顶调整方向生死血战汉陈友谅(1360~1364)
朱元璋统一策略开始调整:“先西后东”或言“先陈后张”
西线红巾军发展:外地和尚、布贩子和“刀枪不入”的“烧香军”
既要江山又要美人的陈友谅三次政变与西线红巾军再次东扩
陈友谅与朱元璋第一轮大交锋:应天大捷、安庆争夺、江州大捷、龙兴府
的得失(1360~1362)
平定内外五次叛乱与活用“功狗”“母狗”理论
“防火墙”倒塌了朱元璋“暗送秋波”与元顺帝“怀春”“怀孕”
陈友谅与朱元璋第二轮大交锋:洪都争夺战、鄱阳湖大战、武昌围城
之战(1363~1364)
“大一统”帝国再建之雏形--南京吴王政权
先翦羽翼再取苏城三部曲东灭张士诚(1365~1367)
无声的战争与不自信的张士诚改称吴王
张士诚集团的腐化与英雄气短
三部曲东灭张士诚大体统一中国南方
600年前谜案:苏州人为何不忘张士诚?朱元璋为何重赋江南?
大明帝国皇帝世系表
后记
摘要
    正是人生中的这段经历直接导致了朱元璋独特的个性性格的形成。那么朱元璋的个性性格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先来看靠前个方面,朱元璋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大家知道朱元璋青少年时代,父母双亡,兄弟离散,各奔天涯,没有倚靠,四处流浪,可谓靠前缺乏关爱。这些说明了什么?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状况。传统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孩子成长阶段,对于女孩子我们应该更加呵护,给她们更多的关爱,而男孩子则应该培养他独立自强的性格,不要太多的呵护。然而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的近期新一项研究发现,事实恰恰相反,比如在小孩子很初成长阶段,男婴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爱与呵护,就会哭闹得特别厉害,会强烈地表达出他的关爱需要;而女婴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却是吮一下自己的手指头,噘一噘小嘴罢了。如此说来,男人在成长中更需要关爱,而女性需要的程度则相对缓和一点。从这样的研究进行推论,由于朱元璋在很需要父母亲情关爱的时候独自流浪,生活无着落,没有情感依靠。于是性格中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孤僻型、暴力型,甚至带有攻击型和破坏型的倾向。这种性格的人如果生活在太平之世,很可能成为沉默寡言而脾气暴躁的施暴者;如果碰到天下大乱,他很可能就参加了暴动和起义,进而成为一方的优选者、战胜者;但同时可能留下了巨大的心理潜影。
    第二方面,朱元璋的性格特征、心理潜影是与他的人生经历、社会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
    首先我们从经济地位来看,朱家几代人都是打工者,经济条件很不好。因此说朱元璋自幼就是在靠前贫苦状态下长大的。这么一来,朱元璋的潜意识里就渴望在未来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所以他一旦掌握了政权,就会竭尽全力地建设自己所向往的那种社会秩序。反映在大明帝国的治国过程中,他不仅自身很好节俭,而且严格要求他的文武百官养成廉洁勤政的作风,他设立严刑酷法,坚决治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同时朱元璋在制定治国政策时贯彻了抑强扶弱之精神。他认为,一个王朝之所以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异悬殊,关键就在于富民豪强剥削穷苦百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潜影,我们不难看到,在大明帝国建立前后朱元璋推行了“均工夫”“均徭役”和迁徙豪民等一系列很好治国措施。(《明太祖实录》卷30;卷36;卷54;卷98)
    其次,从社会地位来看,朱元璋出身于社会的底层,曾经被抛到了社会的角落,加上他长相奇特,没有什么优势可言,青少年时期又缺乏亲友的关爱,所以他的内心是靠前的自卑、敏感、多疑甚至是冷漠。有读者可能不同意我的这种说法,为什么说朱元璋没有朋友呢?汤和不是他的朋友么?此言差矣。那些都是朱元璋儿时――也就是童年在凤阳时的朋友,17岁之后流浪的这些年,他无依无靠,到处漂泊,哪来什么亲友的关爱?而正是这个年龄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时刻。由此很好的经历和很好的社会地位造成了朱元璋孤僻、乖戾的心理潜影,外在的表现很为典型的就要数朱元璋创造出剥人皮等治贪方法。而靠前低下的社会地位一定程度造就了朱元璋靠前自卑的心理潜影,它的外在表现就是靠前的自尊、靠前的敏感,怕别人背后说他的不是,更怕别人看不起他。反映在明初的治国进程中,朱元璋往往望文生义,屡兴文字狱,等等。
    P18-P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