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永远的巴金

永远的巴金

  • 字数: 49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陆正伟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1020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陆正伟作者由于工作的原因,在巴金晚年经常陪伴其左右,因此得以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瞬间。《永远的巴金》即是这些文字和照片的汇总,主要记述了巴金的晚年生活,包括其文学创作和活动、与友人的交往等多方面,图文并茂,还原细节,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陆正伟、上海市川沙县人。1952年8月生于上海,1970年5月赴安徽省凤台县插队落户,1982年转入上海市文联工作,1983年10月调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要作品有《世纪巴金》、《晚年巴金》等。 曾获省届冰心摄影文学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目录
辑一
巴金的最后时日
辑二
永恒的爱――巴金与萧珊
梦之魂――巴金与冰心
最后的相会――巴金与夏衍
真情――巴金与曹禺
生命之舟的航程――巴金与萧乾
当世纪的钟声响起时――巴金与黄源
友情谱就的诗篇――巴金与辛笛
希望之火――巴金与潘际垌
梦之歌――巴金与刘白羽
当桂子飘香时――巴金与张光年
初承謦?在吴中――巴金与罗洪
老而弥坚的情谊――巴金与贺绿汀
生命之花――巴金与罗荪
有朋自远方来――巴金与文化友人
翰墨传情――巴金与柯灵
新世纪的曙光――巴金与王仰晨
把心交给读者――巴金与公安干警二三事
同是育花的园丁――巴金与老花匠
南国的红豆――巴金与读者张弘
“川扬帮,合我味”――巴金与厨师包国京
鸟的天堂――巴金与老护工
世纪巴金与四季《收获》
巴金身边的保健医生
真水无香――巴金与“王芳”
《英雄儿女》幕后的故事
理想是怎样实现的――巴金与“十只迷途的羔羊”
“交出自己的心”――巴金与读者
辑三
无声的祝福
“我永远是中国人!”――巴金与“世纪宝鼎”
走近巴金老人
我亲历的巴金二三事
廿年呼唤梦成真――巴金与中国现代文学馆
“散布知识,散布生命”――巴金与上海图书馆
寻访巴金在上海的“家”
巴金的祖籍在嘉兴
群贤“相聚”的地方――瞻仰“慧园”记
画面相聚
一枚珍贵的纪念封
见证友情的藏书票
巴金百岁寿心壶
与星辰同辉
铜铸的沧桑
铜铸的爱
最后的签名本
西湖之梦
“这真是我的家”
巴金谈人生
英雄墓前的沉思
生命有限,精神永存
登高望远揽众山
“西湖永在我心中”
“巴金感谢你们”
为文学的发展摇旗呐喊
附录
晚年巴金年表
后记
摘要
    等焦主任走后,就见医生推着医疗器械进病房给巴老做腹部B超。一会儿,丁护士长陪着从外院请来会诊的医学专家走了进来。刚忙完,营养科、皮肤科医生又分别来检查、询问病情。一上午,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比前几天要忙得多。因我常在病房,所以也约摸能看懂巴老床前的呼吸机和心脏监测仪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基本数据,那天,我抬眼望去,仪器上显示的数据均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所以,在回作协的路上,我心里还在不停地嘀咕着:“要做血透,有这么严重吗?”
     夜晚,我再次来到病房,同护理员张志国在外间看完央视的《焦点访谈》后,见显示仪上的心率仍保持在七十跳左右,血压在一百二十/五十,氧饱和度为一百。从表象来看,很正常,也很平静。但从化验报告上能看出,巴老肾的肌肝、尿素氮的指标都已大大超出了正常范围,而且还在发展。由于腹中那可恶的问皮细胞瘤在作怪,不断地产生腹水,使巴老原本虚弱的身子更难以支撑了,虽然医生在调整药品和加大药剂量,但见效不大,病情越来越危重了。当天上午,院方向中央保健办等有关单位发出了“病危报告”。
     翌日,是国庆节,华东医院俞卓伟院长知道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金炳华要来医院探望巴老,便在病房等候了,在客厅里,俞院长给小林说着近一段时间巴老的病情,并商讨着院方采取的新治疗方案。小林告诉俞院长,昨天站在门口唤父亲时,见显示仪上的心率从七十多跳一下升到一百三十多跳;今天早上来时,给爸爸打招呼,爸爸已有反应了。俞院长听后说,巴老那么大年纪,思维却很清楚,真不容易。没过一会,金炳华来到病房,他特意带来了一盆蝴蝶兰,摆放在客厅的花架前,使洁白的病室显出了几分生气,好似几只彩蝶在飞舞。过后,金炳华走到巴老的病床前握着巴老的手,向巴老致以节日的问候。
     十月三日,原定上午要给巴老做血透手术,医院为了慎重起见,后改为先请中山、瑞金、华山等医院医学专家、教授来给巴老作一次全面的会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会诊”。下午两点半,我从作协来到南三楼巴老的病房时,小林、端端、国燥已早早地在病房的外间等候了,里间正在给巴老会诊。不多时,小林、小棠被医生请到了会议室,听取医生们的会诊结果及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还没等姐弟俩返回,护士把血滤机、急救、心脏监测仪一一推了进来,供血滤机用的专用水也一箱箱地搬进病室内,随即,俞院长、焦主任及四病区的潘主任和负责血透的孙建设主任、丁护士长、护士小蒋、小赵等数十人围在巴老的床边,小小的病房里站满了人,巴老的亲属都坐在外间的沙发上,静静地等候着,空气也好像逐渐凝固了。手术还算成功,只用了个把小时就做完了。接着,血滤机便开始工作了。我知道,病人一旦用上了血滤机,就难以去掉了,而且还有一定的风险性。随着机器动作时发出“吱,吱”声,我的心也被收得越来越紧了……
     巴老的病情也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十月十三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受、曾庆红同志之托专程从北京飞抵上海。下午,部长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秘书长等陪同下来到医院探望病危中的巴老,他们听取了俞卓伟院长对巴老病情的详细介绍后,表示中央非常关心巴老目前的病情,希望医院尽力抢救,并对医院先前采取的措施感到满意。最后,他还向小林、小棠表示了深切的慰问。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